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老子和道德经一样吗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12/5
北京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

《老子》和《道德经》一样,是同一本书。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道教的创始人应该是被称为张天师的张陵,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老子,但是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并将《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

《老子》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所以又称《道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老子》一书中含有精彩的辩证法命题,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早已为学人所周知。其他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种种思考,也都耐人品味。

《老子》书中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道看不见摸不着,和具体物不同。他认为,具体物是有对立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而道是无对立的,“混而为一”。万物都有生有灭,是“不常”,而道是“常”,是永恒存在的。

《老子》通篇充满“柔”“弱”“谦下”“不敢天下先”“无为”“不争”,一片懦弱。在春秋战国大争之世,这种思想没有市场,更不能成就天下一统,太平世界。只在汉初,大家都没有能力争下去,不是不争,才无为而治,让人民休养生息,“无为才无不为”成就文景盛世!

老子简介:

老子,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年岁稍长于孔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曾任周守藏史。存世著作为《道德经》,又称《老子》,主张取法于道和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