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文/凌云翔
林语堂一直说自己“为自己多过于为人”,这是他真实随性的内心写照。读他的自传,更觉如此,只是他不虚伪,不矫饰,不遮掩,我想当年他旅居美国,也是为了要逃离所有的世事喧嚣,做回自己,可惜被落了一个不爱国的口实。近几年来,浮躁的国人开始寻求心灵的宁静,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这些一直追求生活艺术的人逐渐重新被人拾起,被人称道。历史属于过去,孰是孰非任人评判,每个人在读他们的作品中能有所共鸣、找回真正的自己尤为重要。
原以为这本书是林语堂对自己的写的一本自传,读后才发现,其实是四本书组合而成,分别是《林语堂自传》、《八十自叙》、《我的信仰之旅》、《我的人生旨趣》组合而成,这四本书写成的时间也应该先后不一,前两部分互相补充说了林语堂的一生经历,第三部的开头部分还重复了他的童年时期,所以读起来有些重复的内容,不过还好不会觉得厌烦。《我的信仰之旅》是书中最长的一部分,也是读起来有点痛苦的一部分,这部分里面讲了林语堂自己如何从一个基督徒到异教徒最后再回到基督徒的过程,还对儒道释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圣经》给予人的意义部分尤为难读。总体来说,书中充满了恬淡、闲适、自由、散漫、调侃、幽默的意味,书中很多部分都能看出林语堂因为从小生活在牧师家庭、成长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欧洲求学等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在清华任教时,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苏东坡对其深刻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在他身上的交融,表现出豁达、调侃的风格。
林语堂说对自己影响一生的是童年和家庭的影响,他说:“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康健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他说自己小时候常见青山,所以就有了高地的人生观,什么都以平日看惯的山峰为标准,当然觉得摩天大楼都可笑,都细小得微不足道,对人生其他一切也都如此,商业、政治、金钱等无不如此。这里是不是能证明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多去旅行的重要呢?!他感谢自己父亲决心要让儿子读圣约翰大学,当时全中国最著名的英语大学,大学里的收获是学通英语和强健的身体,他说自己的成绩永远是第二名,因为第一名是个书呆子整天埋在书堆里,而他自己则看闲书、钓鱼,他相信自己如果肯在功课上努力一点,便不难拿到冠军。
大学毕业后,到清华大学任英语教员,然后又以半额奖学金的身份去哈佛大学游学,后来因为资金问题,转到法国去游学,在国外待了四年,回国后到北大教授英语和语言学。书中讲述的人生经历大致就是这些内容。这样的生平并不离奇,有意义的是在这样的人生之路中,林语堂的追寻与梦想。
林语堂说他读书只读表示人生的文学界中最高尚和最下流的。他认为老子的《道德经》和苏州船户的歌曲,对我均为同等。同时,只读令人心悦诚服的东西,读书极少,但用心吸收其著作,相信自己读一本书得益比别人读十本都多。人人必须自寻其相近的灵魂,这是他选书的原则。
宗教永远回避不开,所以还是要说一说宗教。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没有信仰的人,其实不然,细细发现,身边的人包括自己都有着不同的信仰,这也许与宗教无关。比如一个闺蜜喜欢研究家庭的轮回,她总认为现代家庭的种种现状都跟整个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个朋友则爱上了打坐,念心经,总是在佛教中寻求心灵的宁静,我们读书会总说其实我们六个人的信仰就是希望在书中找个另一个自己,能追寻更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林语堂说,宗教最好像田野间生长的花朵,盆栽和花房培育出来的,容易失色或枯萎。“我的信仰之旅”部分我尤其喜欢他对儒道佛的见解:他说孔子把握住了某些人性的真实心理,只要人类的心理情操一天不改变,这些真理就是永恒。细想这个论断绝对有道理,因为真善美这是人类永远不变的情操,所以孔子他永远都有道理。不过林语堂又说可惜我们不能永远生活在道德理想里,总有时候想要找到真正的自己,想要偷偷懈怠一下、偷懒一下,所以就有了老子。孔子用道德来网罗约束人,而老子则让你找到真正的自我。每一个中国人成功的时候,是一个好儒家,当他为艰难与失败所围困的时候,是一个道家。无论是老子的大巧若拙还是庄子的大美不言,都是伟大的警句,只可惜这样智慧的高峰降到民间道教的神秘学法术、驱邪逐鬼,从来没有一个宗教退化得这样厉害。而禅是寄托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及一切有知觉的存在没入愉悦和宁静,就是佛的本身。这样看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顿悟参禅的时刻,前面说的我的第二个朋友就是如此。
书的最后一部分“我的人生旨趣”也比较有意思,关于“幽默”,我看了本书才知道原来“幽默”一词是林语堂创造的,厉害!他说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特别引用惠特曼的文字“正午的气味和半夜的气味,冬天的气味和夏天的气味,多风的气味和无风的气味都是不同的。”说实话,这一点我很认同,早晨的气味一定是清凉的,山间的气味一定时清润的,阳光的气味就是被子晒过的味道。关于插花,书中引用了沈复在《闲情记趣》里面的描述,比如插花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瓶口取阔大不取窄小,不散漫,不挤轧,不靠瓶口等等,还说了怎样在盆碗盘洗中插花“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读到这些都觉得妙不可言。
人类的幸福总是难以捉摸,幸福的时段往往比较短暂,一瞬间如何成为永恒,就如苏东坡人生如梦的描述,我们终将在生活中“一樽还酹江月”。
文章来源:新阅读(书评群)
本期责编:孟兴国
qq.白癜风的食疗北京哪间医院治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