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名句与廉政
1.“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
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
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
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第二十六章)
10.“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大迷,是为要妙。”(第二十七章)
11.“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13.“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三十九章)
1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
15.“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
16.“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五十八章)
18.“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第六十三章)
19.“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第六十四章)
20.“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
21.“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第七十章)
22.“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第七十二章)
2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2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转发自《鹿邑县“老子不老·清润廉心”德廉教育实施方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