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发题1发明宗旨道德经midd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9/23
治疗白癜风著名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老氏所宗,以虚无自然为妙道,此即楞严所谓“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者,是已。此正所云“八识空昧之体”也,以其此识,最极幽深,微妙难测,非佛不足以尽之,转此则为大圆镜智矣。菩萨知此,以止观而破之,尚有分证;至若声闻不知,则取之为涅槃;西域外道梵志不知,则执之为冥谛;此则以为虚无自然妙道也。

故经曰: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外道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佳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此言识精元明,即老子之妙道也。故曰:杳杳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由其此体,至虚至大,故非色;以能生诸缘,故非空。不知天地万物皆从此识变现,乃谓之自然;由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故谓之妙;至精不杂,故谓之真;天地坏而此体不坏,人身灭而此性常存,故谓之常;万物变化,皆出于此,故谓之天地之根,众妙之门。

凡遇书中所称真常玄妙、虚无大道等语,皆以此印证之,则自有归趣。不然,则茫若捕风捉影矣。故先示于此,临文不烦重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