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人生有3大禁忌,仅6个字,一旦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4/26
儿童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102/4549560.html

《菜根谭》曰:“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人生何其短暂,不可不怀虚生之忧,然而芸芸众生,有人顺风顺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而有人却步履维艰,究其原因,还是触犯了一些人生禁忌所致。《道德经》指出人生有3大禁忌,只有6个字,世人一旦触犯,灾祸无穷,故而要时时警醒。

刚强

《道德经》曰:“柔弱胜刚强。”刚强的反面是柔弱,柔指柔顺,弱非软弱,而是谦虚。《道德经》曰:“道可道,非常道。”想遇事亨通无阻,人就必须按规律办事,也就是依道而行,事物在变,道也在变,故而要持之以恒的坚守柔顺品德,即调整自我以顺从道。人越谦卑,就越能容纳外物,其进步就越快;另外在与人交往中,也能给予他人更多的发挥空间,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刚强指刚直、逞强。人在起初都是比较谦虚的,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注重随机应变,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如果心胸不够宽广,就可能变得刚直、固执己见,遇到事物就容易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碰壁自然是少不了的。自己稍微有了点进步,便把尾巴翘得老高,处处逞强,如此便会挤压他人的活动空间,久而久之,不免沦为孤家寡人。

积怨

《道德经》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大的怨恨即使和解了,余怨尚存,这怎么能称得上是善呢?在老子看来,最好是压根不让怨恨产生。《阴符经》曰:“害生于恩。”恩情往往是怨恨的根基。例如,借钱给朋友,这本是恩情,但如果催促了,则反而可能会遭致怨恨,所以借钱之前应该考虑到还钱的问题。

《道德经》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小以高大,怨恨也同此理,故《素书》讲,“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些人往往轻易宽恕自己,但对他人的小过错却斤斤计较,如此就容易引起他人的怨恨,如果再不懂得及时消弭小怨,则大怨必生,继而祸患及身。

争功

《道德经》曰:“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生育万物,又始终伴随万物,但它毫无私心,不与万物争利,故而“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天地之所以能长久,也是因为其生养万物,但却不从万物身上汲取利益,人效法天地,也要懂得“不争”,如此便可“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人有了功绩,应该谢天、谢地、谢大道、谢他人,若贪天功以为己有,势必遭来他人的怨恨,“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如此功业怎可长久?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