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上善若水一一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闪水经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4/27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为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我读过多遍。每读一遍,都感觉有新的启迪和心悟,觉得回味无穷。为什么老子把最高境界的善行确定为象水一样?水到底有哪些具有善行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一、水默默奉献,且不争不显摆。俗语讲:三山六水一份田。说明水在世界物资中所占绝对优势的份额。水无处不在。水善利万物。万物没有水,就会枯竭死亡,包括我们人类。有关专家说,成年人水份占人体比例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新生儿占到百分之九十。可见水的重要。水是在默默无闻中作奉献,润物细无声,它滋润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做善事不想让人知道是真善。水是真善。二、水甘处下位,最接近"道"。我们只听说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来没听说水往高处流。即使往高处流,也必须通过人为的设施和设计,通过一提两提甚至更多提扬程方可实现。这同人往高处走形成鲜明对比。人往高处走,虽然有努力向上的意味,但更多的是有攀高结权之嫌疑。所以老子认为水是“居善地",是最接近于“道"的。三、水具有极大的包容心。海纳百川。水在流向低处,流向海洋的过程中,泥沙俱下,不但卷走泥沙,也顺便带走各种渣滓,带走污、毒之类共同奔海。这同人类的喜恶形成鲜明对比。人对毒、污等各种渣滓之类产生厌恶,喜欢同真善美一类即"高尚’之类打交道,不喜欢同有缺点,有毛病或者素质有缺陷,有污行一类人打交道。人在同不同素质不同层次的人交往的过程中,显示的是狭窄的心胸。而水洽洽相反,“心善渊",显示的是心胸沉静的博大胸怀。四、水柔弱,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老子说,柔弱胜刚强。我们经常说滴水穿石,又说以柔克刚。这两句话精辟形象摡括和显示了水的韧劲和性格。按说石头远比水坚硬不知多少倍,水是不可能去碰石头的,也根本碰不赢。但水常年累月去滴石头,也可以把石头滴穿。滴水穿石是碰硬,但不是硬碰。以柔克刚,也不是硬克。拿夫妻关系作比,在一个家庭里面,丈夫一般比较刚。如果妻子也刚,那就是刚对刚,硬碰硬,其结果可能就是谁也奈何不了谁,导致夫妻感情疏远甚至产生怨尤、憎恨,产生暴力。素质层次高点的,可能就是冷暴力。所以,一个家庭的和谐,必须夫妻二人有一方要柔。特别是女人。我认为:凡是男人的问题,都是女的问题。都是女人不够柔,没管住的结果。我还认为:凡女能人女强人,她的家庭婚姻生活可以肯定是不太幸福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原因就在于不柔。在人际关系处理中,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也必须柔。所谓软刀子,就是柔。可惜我们好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导致上下级关系紧张,同事之间关系龌龊,彼此心里都不舒服,就是柔不够,太刚的缘故。我是有亲身体验的。过去总认为自己不贪不占,屁股干净,讲点直话,真话,谁奈我何?殊不知,好多领导是不喜欢听直话真话的。他认为你这是骄傲,不听话,是根刺,不顺手。"哪个牛日的爱听奉承话,只要话话讲得好"。"领导不讲报复,记是记得的"。陈本双的这两句话真是太精辟了,值得所有人深思。五、水致善也可能作恶,必须妥善疏导。水有百善也并非无一害。我们通常讲的洪水猛兽,就是指水患。水患,可能冲垮堤垸,卷走房屋,汪洋一片。造成大量人、畜伤亡,财产损失。这是因为人类违背客观规律,没有疏导好才引发水的怒号的缘故。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治水。远古时代,有大禹治水故事流传至今。公元前年,有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如今不仅是水利工程设施,也成为著名旅游景点。新中国成立后,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领导指挥下,我们治理了黄河、淮河、长江、洞庭湖,厥功甚伟。使水进入了我们织的笼子,克服兽性,不但行善,基本解决了国内的水患问题。毛主席就真的是上善若水,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老人家!

辛丑年正月二十五日晨记于安乡家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