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经》中的风水学奥秘文/齐炳权
《道德经》即是《老子》。文词古雅、哲理渊深,注家很多,尤有未尽之处,不能望文生义,仅从字面理解翻译,而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与修行悟性才能领略老子的思想精髓。《道德经》读来朗朗上口,被誉为哲学长诗,若要真正读懂它,确也有其难度。《老子》自述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不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由此可知,老子之文,另有一翻奥秘,不同于一般文史哲文字。众所周知,道德经与易经相通,康有为甚至讲过《道德经》只偷得半部易经,武当山聊易斋齐炳权老师(或)谨将《老子》书中有关风水学的九点明文写出,用以就教于高明,抛砖引玉。
一、上善若水
《老子》第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上善若水”的“若”字,一般解作“如”字。《说文》曰:“若,择菜也。从艹、从右、右手也”。有选择之意。郭景纯《葬书》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风水之法,很鲜明的是将得“水”列为首位。与《老子》“上善若水”之观点一致。《尚书·洪范》曰:“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同样是将“水”排在首位。南唐何溥《灵城精义》曰:“龙之性喜乎水,故山夹水为界,得水为佳。”都是将水放在首位。更有“入山寻水口,登穴看明堂”的大端指导,以至发展出风水家各种“水法”的著述。未尝不是“古圣先贤其揆一也”呢!
二、居善地;
《老子》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居善地”排在首位,可知是重点。即是今人说的“风水宝地”。有哪些好处呢?《老子》说:“居善地”则能“心善渊”,心态深广,福至心灵,应事自如。“与善仁”,有与人为善,施舍的慈悲心。“言善信”做事与说话一致,说到做到,人所信任。“政善治”,若是作领导,和从政,管理也会作得很好。“事善能”,即办事也很有工作能力。“动善时”,也是合符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的。“夫唯不争,故无尤”者,即是居善地,而体现了“上善若水”之德性而不与人争的结果,正是风水中得水为上的善地效应。
三、地得一以宁;
《老子》第三十九章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以贱为本也。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禄禄如玉,珞珞如石。”此章提出“得一”二字,这个“一”字是古人高度概括,用“数代”方式来形容“道”。很不易理解!《说文》曰:“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数代学,是一为天,二为地,三为人,三才具而万物生,万物包括了人造器物在内。曾求己《青囊序》曰:“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关,山管山兮水管水,此是阴阳不待言。”这是风水文献中的名句,就是源于《老子》无疑了。《天玉经》曰:“江东一卦从来吉,八神四个一。江西一卦排龙位,八神四个二。南北八神共一卦,端的应无差。二十四龙管三卦,莫与时师话,忽然知得便通仙,代代鼓骈阗。”这里说“忽然知得便通仙”,可见能“忽然知得”必然是一个简单易明而不复杂的秘密。“鼓骈阗”,是喧哗热闹,车马盈门,上门聘请之众多的描写。《天玉经》是风水经典,也是难于读懂的文章。“江东一卦从来吉,八神四个一”之句中,终结为一个“一”字,同时是“从来吉”,也意味着是有吉无凶,与《老子》“地得一以宁”中的“一”字,是否一致呢?《天玉经》注家不少,难于读懂。多是以天玉注我,而不是我注天玉。多是随文敷衍,难道真是不敢洩漏天机吗?
《青囊序》曰:“先天罗经十二支,后天再分干与维,八干四维辅支位,子母公孙同此推”。罗经二十四山是各家通用的测量山水唯一传承的工具。又说:“二十四山分顺逆,共成四十有八局,五行即在此中分,祖宗却从阴阳出,阳从左边团团转,阴从右边转相通,有人识得阴阳者,何愁大地不相逢。”可见二十四山是风水应用之本,其它模式是后来风水家的发明。鲜明是用团团转,而不是以九宫飞。
蒋大鸿《地理辨正》,“《天玉内传》即《青囊奥语》挨星五行玄空大卦之理,杨公妙用止有一法,更无二门。”也不见他对二书方法相同的论证。《青囊奥语》“二十四山分五行,知得荣枯死与生”,二十四山的具体名词多有应用。而“卦”字仅有“明倒杖,卦坐阴阳何必想。”出现过一次。《天玉经》中“卦”字出现一二十次之多,必在罗经之外另有卦象模式之结合应用。
蒋大鸿曰:“江东一卦者,卦起于西,所谓江西龙去望江东,故曰江东也。八神即八卦之中,经四位而起父母,故曰八神四个。言八神之中历四位也。一者,此一卦只管一卦之事,不能兼通他卦也。
江西一卦者,卦起于东,反而言之,即谓江东龙去望江西亦可,故曰江西也。亦于八卦之中,经四位而起父母。故亦曰八神四个二者,此一卦兼管二卦之事,而不能全收三卦也。此如坎至巽乃第四位,巽至兑亦第四位,八卦之中,各经四卦,故曰八神四个也。
南北八神者,乃江北一卦。所谓江南龙来江北望也。不云四个者,此卦突然自起,不经位数,与东西两卦不同也。八神共一卦者,此卦包含三卦,总该八神,又非八神四个二之比也。
夫此东西南北三卦,有一卦止得一卦之用者,有一卦兼得二卦之用者。有一卦尽得三卦之用者,此谓玄空大卦秘密宝藏,非真传正授断不能洞悉其妙者也。“以上是蒋大鸿之注。
解者用三元学解之,即甲庚壬丙配辰戍丑未为地元,一卦只得一卦之用,不与父母同行,称为逆子。名曰江东卦,叫做“四个一”。
乙辛丁癸配寅申已亥为人元,一卦兼得二卦之用者,与父母同行,称为顺子。名曰江西卦,叫做“四个二”。
子午卯酉配乾坤艮巽为父母卦,没有命名叫什么卦?和几个几?为什么不说“南北八神共一卦,八神四个三呢?”
细读经文,对蒋公之注也很难懂。“八神”,江东江西南北,明文三个“八神”岂非是经文中的二十四山所配有二十四星神乎?“帝释一神定县府,紫微同八武。”明将帝释称一“神”是其证。“四个”与“经四位”显然位与个之意不同?蒋例按九宫“经四位起父母”,则自然组成: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三般卦者,与一二三上元,四五六中元,七八九下元相结合,或一四七配天元,二五八配人元,三六九配地元,《黄金屋》、《玉函通秘》中有详论。是否与《天玉经》一致?
《老子》“地得一以宁”,是否即是山水环境与元运得到统一,居住其间自然安静适宜呢?
四、知雄守雌为阴阳之道;
郭璞《葬书》曰:“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形势反此,法当破死。”可知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来自天文星象二十八宿,虽只言四方,实际八方在内。是以我为定位,而非自然之方位也。此是风水家基本常识,亦最难吃透者。《青囊序》曰:“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重点提出“雌雄”二字,可知是画龙点睛之言。《青囊奥语》曰:“雌与雄,交会合玄空,雄与雌,玄空卦内推,山与水虽要明此理,水与山祸福尽相关。”可知山水即雌雄之理有明文示知也。蒋大鸿《平砂玉尺辨伪总论》曰:“地理之道,若确见雌雄交媾(天地阴阳二气充分交合)之处,则千卷青囊皆可付之祖龙矣!(祖龙指秦始皇焚书典故)。斯理甚秘,而实在目前!若一指明,触目可观,然断不从五行生旺墓上讨消息也”。“目前”岂非“前朱雀”乎?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溪)。为天下谿(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说文》“谿,山渎,无所通者”。可见此处是以水为阳主动为雄,故曰“知其雄。”以山脉为阴主静为雌。谿,是水之流注容归处。“常德不离”者,即山水不断交会而不分离,自然产生出不断的生气。“复归于婴儿”者,婴儿是男女媾精所得的生命体。这里是借用婴儿形容雌雄即山水交会所产生出的生气。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理。曾求己《青囊序》曰:“朱雀发源生旺气,一一讲说开愚蒙,识得阴阳玄妙理,知其衰旺生与死”。朱雀生旺气何来?蒋大鸿说:“断不从五行生旺墓上讨消息”。这是雌雄交媾,为“地之得一以宁”乎?
五、风水也讲究空无原则;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建造一栋房子,必须要有门窗与空无的室内空间,如此,这栋房子才能正常使用,如果房子里面塞得很满很实在,可以断定其风水很差,如同一个人肠胃里面装满了垃圾粪便就不健康啦。故宫前面的天安门广场非常空旷宽阔,很多大型商场与酒店门前都有一块空地,这叫明堂广阔,才能汇聚人气与财气。由此可见,风水也讲究空无原则,这与《道德经》里的大道无私,天下为公的思想非常一致吻合。
六、曲则全,洼则盈;风水讲究曲折有情为好,曲则全,全为人中之王也,富贵有权也,比如龙脉要蜿蜒迂回,这叫回龙顾祖,后代出孝子,比如九曲来水,位至三公,如果家门前有环抱曲折的路,也主风水很好,非富即贵,这都是曲则全,枉则直的道理;洼则盈,盈者满也盈利也,如同下雨时水都往低洼的地方汇聚,如此容易积聚财气,比如我国西高东低,北高南洼,普遍来说,东边比西边商贸发达,普遍富裕,南边沿海一带比北边内陆地区经济发达,比如上海与深圳,宁波等地都是低洼之地,反而经济发达,水源充沛,人气财气汇聚较多,这都是洼则盈的道理啊。七、左青龙,右白虎;《老子》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在现实风水中对应左为震为青龙吉,右为酉为白虎凶,如同古代朝廷上朝议事,文臣军师一般站在左边,武将军官一般位列右边,在风水中文人买房最好买东头的,武职武将买房最好买在西边的为最佳。这也是效法自然天地之道,对应天星,东方苍龙七宿对应左青龙,西方白虎七宿对应右白虎。八、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开示修行悟道的心法就是做到完全放下自我,达到无极状态,身心放松,安静下来,笃定安心,让心处于空虚宁静的无我状态。这在风水中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在城市里面要寻找一处闹中取静的地方才是风水宝地,才能让人宁静致远,明志安心。天下名山僧占多,如今的寺庙道观多是风水宝地,比如四大佛教圣地与四大道教圣地风水都是绝佳的修炼之所,因而能让人身心安泰,福寿康宁,炼丹正心,守住本气,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身心空无状态。九、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法雨,譬如道之在天下,犹如川谷与江海。万物都是背负太极阴阳而生,万物都是太阳、地球、虚空此三者的造化孕育,万物都是阴阳雌雄同时出现,而且万物本身又都含有阴阳属性,不管阳宅与阴宅风水,其实都需要阴阳之气充分交合,都需要道的无形之气的能量来充满全身,生命才能存活,才能和谐运作,因而风水宝地一定是活氧充足,正负离子都很多的地方,宇宙的运转法则之一就是要让阴阳五行之气保持平衡运动状态,万物通过相生相克,以维持动态平衡与和谐,这个与我们目前的和谐生态环保与保护地球家园与拯救气候危机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无论寻找阴宅或阳宅的风水宝地,都需要观察堪舆阴阳二气是否平衡和谐为标准,古代很多会望气的风水师只要看到晴天早上山上总有雾气缭绕之地就能寻得风水宝地,还有一流风水望星斗与二流风水看水口,也是精通阴阳之道的高人。风水祖师郭璞讲葬者乘生气也,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便有止。故谓之‘风水。由此可见所谓的风水宝地也是阴阳之气和谐汇聚交合之地。人不可胜道,却可以道御术。风水学一定要遵循宇宙人生之大道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所谓福人居福地,大德居善地,有福德之人不落无福德之乡,无福德之人难居有福德之地。《老子》提出“居善地”。这是明确的风水内容。“上善若水”也明显是风水宝地条件之重点。“地得一以宁”更是高度概括了风水理论。“知其雄,守其雌”最是风水关键的奥秘。“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正是风水宝地的重要法则,而且风水中的明堂开阔等理念正是符合大道无私的思想精髓,至于“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很像奇门风水之秘。是指导行为,不入“死地”。既非固定的“阳宅”,也非固定的“阴宅”,正是灵活多变,又如影随形,古巳有之。可见法不离“地”,而有“死地”之名,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可否命名为“摄生风水”或“行为风水”?
声明:本文属中华易帆风顺研究院齐炳权先生(,或)原创,转载复制,网站博客,新闻传媒,报刊杂志,学术交流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原文出处,否则必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