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每天学习《道德经》,开启人生智慧门,大家好!欢迎走进河北承中文化百姓论道直播间,我是《道德经》研习者靜馨,这位是我们今天的《道德经》解说员,崔淑娟老师,崔老师好!
乙:靜馨老师好,大家好!
甲:三国诸葛亮《诫子书》中有这样的两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人生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名利,但有谁知,人生最高妙的境界却是宁静,只有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生活秩序,只有不追逐名利才能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那么人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高深的境界呢?下面有请老师和我们一起研学《老子》第四十五章清静是正道,看老子是怎样来辩证其中哲理的呢?
乙:好的,我们先看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甲:老师,我们研学第一句经文: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的经义。
乙:我们先看注释,大成:无一物,是名曰大成。若缺:自不度成,外观不肖成。大盈:本太虚,是名曰大盈。若冲:自不有、外观不见盈。这句经文的今译是:大成器象不见边角大小如若未成亦缺,但其作用却没有不足。深处明彻大道无缺无欠却若空空纳冲不尽不止的空空不有,但其作用却不穷不尽。
甲:老师,这是老子与觉悟者和普通人的对比来观证两者的区别吗?
乙:是的,这里的大成若缺的大成本是无一物,才能成其大成,若缺是从外观上看未成不肖现,那么大盈若冲是自冲、落冲,冲是在落差、势差、位差中形成的,那么这个大盈是本太虚没有实际的同其存在,但作用它却是无穷无尽的。
甲:老师,这是说真正有大觉悟的人外表根本就看不出其大,根本不会肖现显现,但其作用却没有不足的地方,真正有智慧的人深处道中却是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但其作用却非常大,非常非常的强大而无穷无尽。我们再研学经文:“大直若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经义。
乙:好的,我们看注释,大直:不用心、直出为直。若屈:自中非直念、外觉尚有藏,不解真直心是名称为屈。大巧:无做作、微妙顺自然。若缺:本无巧与拙,世人不知无为胜有为以识称其拙。大辩:无以为、开口已非真。若讷:不言之教本来讷,时空样样自律何苦嘴相残。这句经文的今译是:大正直却好像并不正直不阿,大巧为好像并不会做什么,大智大辩好像木讷的不会说话。
甲:老师,也就是说,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去执着于所谓的正直,真正聪明的人却好像很笨拙,真有智慧的人好像显得很愚钝,不会做什么是吗?
乙:可以这样理解,本章通过五大,既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用名说大象与之用,又用五若,既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表说大之虚隐不肖,五若是大的真实外象,五大是真的境界,五用是真的无之效。
甲:老师,以上这五大都是对应的运用在高境界里面的一种世间肖现状态吗?
乙:是的,无极的分解名为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大象、大音、大大不二,都为无极之用,都是大智慧。
甲:原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神者当明、当静、不可彰、不可惑、不可显、不可漏。只有五若是大的真实外象,才能体现五大的真实境界,才能体现五用的真实之相。我们再研学最后一句经文: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的经义。
乙:好的,我们先来看注释:躁:躁动、生热。寒:寒冷、僵化。静:清静无欲。热:热动烦乱。正:天下正,中信不二其静能制动而安。这句经文的今译是:躁动胜寒僵,静宁胜热散,清静为天下正中安定的心。
甲:老师,这是说躁动生热胜寒僵,清静心、清宁能散热,当心生燥热时,能战胜寒冷,清宁静欲时能够散掉燥热,所以无欲。无论人生所遇任何事都要心神宁静,安定心灵,才能拥有人生大智慧是吗?
乙:是的,以躁胜寒静胜热,这样公认的道理,说明天下清静为正中的定心,能胜万物欲妄动。清静为天下正、业正、家正、命正。只有心静心定心明,才能动不乱动而有序,故必用正心、公心、慈心利人方利己。市场经济也不是巧取而其命全在搭造施与。
甲:万物清静,则天清地明,让事物按照自身必然性的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才是人类追求的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好了,我们今天就研学到这里。小百姓悟大道,下期我们接着唠!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9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