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的静极生动规则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7/20

关于道德经新通解的:原著:老子译解:福缘前言老子,所谓老子,是说既是最老的,也是最小的;既是远古,又是未来;既是始,又是终;既是无始,也是无终;既是无上,也是无下;既指天,也指地;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十方八极无所不子,十八一了能通天,故指李为姓;聪之源,智之窍,故名为耳;生而白发,故称老子。他是道德的开始,存神过化,无始无终,一大至人;他生民未有,教集大成,无古无今,一大圣人;著《道德经》,数千年解者无数,未能尽其旨趣,仰者皆望洋兴叹。徒知“八十一化长生诀,五千余言不朽文。”而未能握其要领之一二,皆乘兴而来,扫兴而去,实在令人惋惜!现今“道德”重开,拨云雾而见晴天,道德真经尽泄天机。今人有福,得见老子真言,同契者自会得其全旨而证道无疑,根利者当与老子神通过化,达知无二,所修者当无一不证。届时,中华上下遍布莲花,四海之内皆被恩泽。二千年之后,此为一大盛世。

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是道,这是人所共知的,发扬民族文化的核心还是道。正像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文化的根基,由于有了道,才有了“三生万物”,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因此,要发扬中华民族文化,道先必须找到民族文化的核心所在,找到了这个核心,把远古文化用现代语言,现代科学语言表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今天的科学家、今天的人类真正认识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真正认识到中华古老文化的伟大,她的伟大在于超越现代科学。过去由于人们误解古代经典,几千年来无数学者精心探索,结果把一个比现代科学更为科学的,更伟大的一个学科弄的迷信乎乎。而众多探索者也进入迷信状态,以至于今天的人们一听“道”便和求神、算命、骗子联系起来。这又使迷信圈之外的反对迷信者,成为新的反面的迷信者。“道”的本来面目反而被抛入深渊。而不惜一切挽救中华文化的后代学者们呕(ǒu)心沥血,为此我们将古代的道学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用现代科学概念来表述中国古代的道学,从而使道学成为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巨器。

道德经的静极生动规则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译文:

这一章是在上一章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如上基础上,使自己身心的空向空的极点发展,守静达到至诚。

在这种状态之后,人会感到万事万物随之袭击而来,过去的一切源源不断发生,未见过的也历历在目,如同万物在此时竞相发作。在万事万物竞相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大脑里面百花齐放。在这时修炼者不能被眼前的景象及大脑中出现的幻境所吸引,应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任其发生,我的感觉仍保持空无一物的大脑,目空一切的视觉,使一切物景想法归于无有想无有见的状态,这样一切景象与想法就又归之于无。

这些景象及想法是人的潜意识在人处于空与静的状态下必然出现的产物,是空中的花本来无有,是人潜意识中阻碍人达到真人的业障,是历劫留存妄想的重复显现。当人能定在空与静的极端状态下,不为其所动时,这些物象就复归于湮灭,灭与空是这些业障景相想法的必然结果。

虽然象万物并发,但它们的根还是属于空与静。当万物归根后,就叫做空与静。空静就叫做恢复它的本命。万物复归于本命后就叫做归于恒常不变,不生不灭。

当万物达到恒常不变时就达到了光明。以后就没有黑暗,就没有死亡。光明就是纯阳体,所以真人都称之为纯阳真人。

如果人们不懂得什么是恒常不变,不生不灭、不懂得如何修到恒常不变的方法,就不能修成。

恒常就是要达到仁义礼智信,五常就是达到真人的不生不灭的特性。只有达到了五常,才真正达到了五戒。

达到了五戒就能达到大定,定能生慧,这就达到了修炼的目的。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人们必然顺人的欲而妄作。这些人就必然要毁灭,要死亡,古今中外一切不懂得真常的千百代人大都走向了灭亡。由于真经不能被人类掌握,所以只有极少数的人修炼成真,达到了真常不灭的境界。

如果人们懂得了五常,就能空、就能静。

能空就能达到与太空同体;能静就能象太空一样不变不动,尽管最小的粒子,最大的天体及万物在其中发展变化,空与静则是不变不动的。任万物并誉,善恶并生,上下通变,阴阳变化,对于天空而言皆能容之。正因为空能容一切,所以空是最公的,大道无始无终,无善无恶,无所不容,无所不包。道是最公正的,是最大公无私的,所以它又是宇宙之王。

王即是天,即是纯阳正气,纯阳正气就是道,道是不生不灭的,即使现在的肉身灭了,修成的真空寂灭的道身,即肉身之外的大身则是永存不坏的。

学习《道德经》不是迷信,不是教条式的说教,而是连接圣者老子的智慧,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大自然的规律出发,提高生命能量去掉妄想,升华身心灵,进入真实,过上真正的自爱自贵的生活。

道德经后记:《道德经》里蕴含着修炼成功方法道德是道与德的合一,道是自然的本体,万物的根,有不动不变的特性,这是宇宙一切的本源之道;也就是道之德。道又有生发万物的特性。这是生化万物的机制。这是道的演化之道。这就是道之道。也是万物演化的规则。这是宇宙的两个法则。人之所以要有道德,就是因为人是宇宙道德的翻版。浓缩体。通过人可以实现道德机制,它可以使人实现无为的道,即道之德;也可以实现道之道。即还原为道体的人具有懂得万事万物规则的大智慧。道与德的结合就是使人达到极致开发的方法。道德经是以点化的方式写成的,字字句句又极为深刻。以极少的语言叙述极为重要的思想。如何锻炼人类身心的方法。道是要求人们身体内,包括身心都要达到最高程度的具体方法,道的方法是人体身心的运动规律合乎道德规则。首先道是人体身心阴阳二气的八方合一,就像车一样在人的身体内部运动,车的表示就是車。車表示使人体的上面十方,中间内部十方,和下部十方的合一,道的本来意义就是在于应用这个方法,在人体内不训练把人的身心提升到最佳的程度。德是提高道的水准的方法。德是对人类心理、心态行为的严格要求。也就是说,在人类的身心质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就必须要使人的心理、心态行为也达到很高的程度。才会是最完美的境界。所以德的要求是,在人类心态、心理行为的十个方面,四通八达都可以走,而道德的真正要求是,只有一心清净,进入无为的状态,才是最高的境界。经就是路线,经者径也,〈道德经〉就是完成道德的路线。也是指古圣人有正确方法修身之后达到的身心灵、道德素质、慧命等全面的彻底升华,逐步证悟到与老子及古人一样的至高无上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必须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核心的复兴;(就是《黄帝内经》里的上医学方法技术,也是圣人孔子修身实践证悟所说的:修身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是指用上方法修好身心,以身喻国))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必然引导人类进行生命科学领域;开发真我、使人类经过利用符合道法自然、符合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科学方法(上医学)修身训练使人体提高内在能量与免疫力,来把人类的身心灵、道德素质、修为及命运与智慧、生命层次等等全方位的开发打造并做到自动升华,使人类达到回归本源、返璞归真,恢复人类本来的纯真自性、真我状态。就是一个高能量、觉悟的大智慧者。人人修身,人人的道德素质、修为及智慧与命运、自身的一切能力等等都得以提高,人类就做到自动进化升华了,也叫新新人类从此诞生了,新人类将有超大的能量,拥有更大的能力、拥有更大的智慧造福社会、造福国家,在各行各业为人类作出贡献,从此人类就进入高度文明社会了,这样自然就实现了伟大民族复兴了。真正的五千年文化核心、传统文化核心、国学核心是医学宝典《黄帝内经》里的能量上医学方法学术。国学的核心就是人类身心灵、灵魂(人的生命层次)自动净化升华的方法和学说,能量上医学来自于中国最古老的医学宝典《黄帝内经》,健康的身体,健康平衡的心态,打造无病的高素质的人类身心,能量上医学来自医学宝典《黄帝内经》,古圣人早已实践验证:上医治国,古人在修身中以身喻国,就是通过上医学方法修炼好身心、治理好身体的国家。《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就叙述了上医学是打造真人,至人,圣人,觉悟的大智慧者最好的方法,在这个修身训练中祛病只是捎带而已。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古代文明思想一直指引我们到现在,在提倡伟大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能量上医学古今再现打造大智慧者,让圣人,至人,真人走出来造福社会。所谓圣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欲,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不敝体,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所谓至人,淳德全道,合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此归为真人至人。所谓真人,提契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黄帝内经》里的岐伯就是一个上通天下通地(上通天文、下通地理)通晓人体一切秘密的大智慧者,通晓宇宙一切真理的觉悟的、大智慧之人,黄帝当时就是在他修炼成功开发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大智慧的指导下记录了他的智慧,创下了人类最高的医学成就,集圣医学,上医学,中医学,下医学,四学为一体的医学宝典《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黄帝内经》是《易经》原理的最佳运用,能量上医学是《黄帝内经》最精华核心原理学说的提炼。

福缘高端文化:一切随缘!

大爱福缘传递,福缘高端课程,提高生命能量全方位升华身心灵与智慧,造福中国人。

现有原理书籍

加好友深入学习,免费体验、非诚勿扰!

福缘

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