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青云往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17/11/22

青云谱区志记载,谢灵运在青云谱道观小住时,一面游览当地山川特秀的古城风貌,一面专心注释《道德经》,看到这里地形秀美,所谓“山派七星以作冠,涧绕九面以作带;右拍洪崖之眉,左提白虎之领,龟蛇伏其侧,天梯架于前,岱山青松耸翠,梅湖碧水一湾”,很是喜欢。

谢灵运

谢灵运(年—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宋文帝时封地临川。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终于元嘉十年(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时年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注释《道德经》

谢灵运在任临川内史期间,曾在豫章郡的太极观(即青云谱道院)居住。在此他一面游览当地山川特秀的古城风貌,一面专心注释老子的《道德经》,造诣颇深,成就脱俗,不亚于他的诗文。

典故:才高八斗

《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有一次,谢灵运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自创谢公屐

谢灵运酷爱山水,可以算是当时的户外运动达人,他在青云谱小住时,看到这里的地形秀美,所谓“山派七星以作冠,涧绕九面以作带;右拍洪崖之眉,左提白虎之领,龟蛇伏其侧,天梯架于前,岱山青松耸翠,梅湖碧水一湾”,很是喜欢。他每次登山时,都脚穿一种他自创的有齿木鞋,去掉前齿,登山轻快;下山则去掉后齿,避免滑倒,这种木鞋人们给它取了个雅号叫“谢公屐”。宋朝文人李彭有谢灵运注经的诗这样写道:“万千余卷在高台,内史翻时蜡履来。梦断池塘人不见,年年春草绿成堆。”

谢公屐得到了诗仙李白倾情推荐!

“元诗四大家”范梈、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高启等

手动评论点赞!

明崔子忠杏园夜宴图部分

“始来武当时,祗着谢公屐。”范梈《送张炼师归武当山》

“为问仙家在何处,欲穿谢屐一登临。”高启《云山楼阁图为朱守愚赋》

“谢屐缘危磴,戎装逗远村。”李敬方《题黄山汤院》

山水诗鼻祖

谢灵运喜好旅游,写诗多写山水光暗,所以他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祖,坐上了山水诗的头把交椅。与之同时代的陶渊明,虽然其父也曾显赫过,但毕竟出身低微,在讲究门第的东晋时期,无法给后人提供无尽的受用。陶家衰弱后,陶渊明从政不顺,变回到老家种田,他也喜好写诗,他的诗同样写自己的生活,是为田园诗的创始人。陶、谢二人的诗都写的极棒,因此粉丝众多,连李白、杜甫、王维这样的顶级诗人都曾经是他们的粉丝。而李白一来喜欢旅游,二来追捧道教,与谢灵运的共同点甚多,因此尤其崇拜谢灵运,在自己的作品里多次提到谢老师和他那双登山极为方便的“谢公屐”。

谢灵运在青云谱太极观注释老子《道德经》时,还写了首题为《豫章行》的诗:

短生旅长世,恒觉白日欹。

览镜睨颓容,华颜岂久期?

茍无回戈术,坐观落崦嵫。

编辑:万思成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