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首席记者吴军/文
记者李沂伦宋若旻郝怡帆刘怡琳图/视频
01:08一直以来,灵宝的函谷关以诞生《道德经》为标签广为世人所知,但如何挖掘背后的文化、旅游乃至体育资源?
7月24日,“行走是吾乡”环中原-年度河南省自行车公开赛灵宝站开赛,灵宝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江峰在接受顶端新闻独家专访时,揭密了这些答案。
万人诵读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灵宝要让《道德经》成为“阅读世界的中国方式”
顶端新闻:听说灵宝是“道家之源”,您能跟我们讲讲老子、道家文化和灵宝的渊源吗?
赵江峰:灵宝的函谷关是我们国家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老子在这里著述了五千言《道德经》,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的文明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函谷关镇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起源地、《道德经》诞生地,被誉为“中国道德小镇”。特别是我们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以“《道德经》国际传播与文化自信”为主题,邀请省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举办了万人诵读《道德经》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活动,努力让《道德经》成为中国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成为“阅读世界的中国方式”。
考古发现,黄帝时期的“人民大会堂”就在灵宝
顶端新闻:道家文化对灵宝当地的经济、旅游产业发展,有何带动作用?
赵江峰:首先我们建立了以函谷关、《道德经》为载体的河南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函谷关文化产业园。利用函谷关+《道德经》名气叠加,每年来灵宝旅游的人数都在增加,像年国庆长假7天,全国各地共有47万人次来灵宝旅游,旅游收入超过了万元,创下历史新高。
另外,带动了灵宝更多文化旅游资源。灵宝是仰韶文化核心分布区,境内分布着余处古文化遗址,其中以铸鼎原为核心遗址分布密集。根据史料记载,这里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铸鼎和活动的重要地区。其中,有两处重要遗址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栏目报道,一个是号称黄帝时期“人民大会堂”的西坡遗址,一个是号称黄帝时期“十里长街”的北阳平遗址。它们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们锲而不舍向上级争取和申请考古发掘和复原展示项目。目前西坡遗址聚落核心展示区和北阳平遗址展示大棚已基本建成,这些已成为灵宝非常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灵宝苹果年产14亿公斤,中国人平均一人一公斤
顶端新闻:众所周知,灵宝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名片,叫“苹果之乡”,那么,苹果产业和文化旅游业该如何结合呢?
赵江峰:灵宝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区的发源地。从年引进栽植,已有百年历史。灵宝的苹果种植面积90万亩,年产量14亿公斤,中国人平均一人一公斤,灵宝苹果品牌价值.52亿元,稳居全国县级第一名。我们的核心种植区寺河山,被誉为“亚洲第一高山果园”。灵宝苹果先后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全国十佳苹果地标品牌、中国生态原产地知名品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称号,灵宝苹果和苹果汁、苹果醋、苹果酒等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文旅部门,我们积极发展“苹果+产业”,推出苹果观光采摘游和研学体验游,实现农业旅游融合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