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与世界的纽带,也是人与世界的障碍。
说完余秋雨的《老子通释》,我今天简单地说一下《老子略释》。
对《老子略释》,感性地打分,得80分,那20分减在哪里了呢?
10分减在文采上,10分减在详略上。
理性地分析评价怎么评价呢?
还是要强调我说的那个评价一本书解读《道德经》水平高低的方法论:
(一)一个整体。即一以贯之(二)两个角度。即为道,为学(三)三把尺子。即才、学、识。
先说整体
《老子略释》做到了一以贯之。具体地说,就是以道贯之。
不同的人研究《道德经》一以贯之的一略有不同。有的人认为《道德经》是讲治国,有的人认为《道德经》是讲修行,有的人认为《道德经》是讲哲学,不一而足。总之要有个一,并且能围绕那个一作文章并讲一番道理来,就叫一以贯之。
多数《道德经》爱好者,连《道德经》全文都不怎么熟悉,就对《道德经》的内容下结论,要么人云亦云,要么不知所云。
两个角度
(一)从为道的角度看。
1分。
为道是1和0的关系,《老子略释》可以得1分。
封皮有一句话:语言是人与世界的纽带,也是人与世界的障碍。虽然这句话不足以证明作者已经明心见性。能说出这句话,是作者明心见性的前兆。这句话总结于年,作者深入研究《道德经》在年至年。
但是如果读者深入研读序言,就会得出一个结论:作者可能已经明心见性。
为什么是可能而不是必然呢?一个人是不是明心见性,非明心见性者不足以评价。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如果明心见性需要找个人来印证的原因。
我从前读过《传习录》不少于10遍,读过《坛经》不少于3遍,能感觉到王阳明和慧能大师那种智慧的通透性之美,但是什么才是道、什么才是明心见性,不得而知。
直到我明白什么是明心见性,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来:《老子略释》序言有一句话“圣人不以言传道,则失道;以言传道,则失于道,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二)从为学的角度看。
《老子略释》的价值在于对关键字、词的注释。以及对关键章句的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比如对“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这句话的补证、对“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中俭字的解读。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解读等等。
如果一个《道德经》学习者,读过3本以上解读《道德经》的作品,他可能会认识到《老子略释》的价值。
《老子略释》的写法,详略安排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对于一般的《道德经》学习者,这本书作为参考书更好。
三把尺子
从才的角度看。也就是从文采的角度看,《老子略释》文采一般,偶有佳句,但不足以让《老子略释》出圈。
从学的角度看。作者也算相对博学。从历史到哲学、从个业管理到种地,都有所涉猎。作者不仅仅是个读书人,还是个实践者。解读《道德经》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实践经验,不仅需要职业经验,还需要生活经验。不足之处在于,作者对于古文化、古文字的理解和掌握还有提升空间。
从识的角度看。作者即已明心见性,当然就可以“执古之道”,以御《道德经》之五千文了。
读懂《道德经》的另外两个标识:一是要能明白为什么《道德经》有些文字即便在你明心见性之后仍然读不懂,二是要能读出老子的困惑。
读《道德经》,不读出老子的困惑,不可轻言懂《道德经》。
世界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用丰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