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我们的德,从何而来深刻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5/4

作者:名莫非

我们将从一个全息的视角,看一看“德”如何出现、如何一路走到现在、又是如何影响了我们这个时空。

▲汉字“德”的演变。图片出自百度百科

德从何而来?

德字象征着人对美好的追求

在我们目前这个时空里,德是怎么来的?

从图的最左边看起,德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然后到西周,经历春秋、秦汉,到了汉代才慢慢演化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德字在商朝的写法,左边几乎都是一个双人旁,右上一竖,右下是一个眼睛——眼睛向上看。这个眼睛在西周的写法中更明显了。汉代以后,德字稳定下来,它的写法又变了:左边还是双人旁,右边变成了“十四一心”。这个写法一直到现代。

商朝写法中的眼睛看起来比较女性化,像是一个单凤眼,往天上看,那么女人的眼睛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吸纳。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是阴向阳靠拢,而是阳向阴靠拢。女性能量的天性是吸纳,为了吸纳就需要释放她的能量。所以,女人的眼睛代表的是好奇——女子即好,即好奇,万事万物皆因好奇而生。

这种好奇,在往天上看,意味着:德从天上来。所以,德这个字,还象征了人类去追求的一种永恒美好。基于这个追求,我们要去做一些事,采取一些行为标准,使之不断符合德的规范。

因此,人类以好奇心为起点,对这个世界开始探索,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永恒美好的文明标准,就称为德。

德中有灵

德字讲述着人的生命历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到了西周末期,德下面是不是加了一个“心”?这意味着大家终于明白了一点:要修心。然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德”字,直到现在都还有一个“心”。

其实,这个看似心的符号不光代表心,还代表“灵”。

▲古埃及文明中对应的符号,意为灵魂

圣书体编号D28(KA)

为什么这么说,这个符号在古埃及的文字中,象征着“灵魂”。汉代以后,这个符号开始有一个长长的尾巴,像不像一条船?前面是一个开船的船夫,后面是船身,这个部分就跟古埃及的太阳船几乎一模一样。

船上面载的,就是古人相信的灵魂。不管是我们中国的古代,还是古埃及,都会把灵形容一个船。所以德这个字体现了“灵”,含轮回之意。我们常说:你上辈子积德,这辈子才有福。福德,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德字还可以看作:描述人死亡之后,心灵所经历的一个“从心到灵”的过程——心灵离开身体,经过灵魂之船,到达灵所在的世界,然后再重新回来。

灵所处的五维世界是一片“光的海洋”,这里的光是生命最基础(的质料),如同我们生活中的空气一般。用坐船来形容穿越这片海洋,是很贴切的。

总起来看,德形容的是人之生命的一个完整过程——

首先,眼睛看着天上,好奇地去寻找这个世界;

寻找一番后,他或许找到了一道天光(智慧),又或许没有;

无论如何,当死亡来临,心灵就要搭上这个灵魂之船(这个船在你的心灵里面),经过光的维度再回来。

这整个经历,就称为德;

累世的经历,就称为积德。

从德到《失控》

KK的现代控制论与“德”

我们很多人所知道的德,是“道德”。也有很多人知道,人们对德的主要理解,是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来的。

凯文凯利(KK)非常崇尚老子的智慧,他在自己的书《失控》中引用了出自《道德经》中的一段话:

“听听老子这位神秘的学者在二千六百年前的《道德经》中所写的,翻译成最地道的现代话语就是:智能控制体现为无控制或自由,因此它是不折不扣的智能控制。愚蠢的控制体现为外来的辖制,因此它是不折不扣的愚蠢控制。智能控制施加的是无形的影响,愚蠢的控制以炫耀武力造势。老子的睿智,完全可以作为二十一世纪饱含热忱的硅谷创业公司的座右铭。在一个练达、超智能的时代,最智慧的控制方式将体现为控制缺失。”——凯文·凯利.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

原文来自《德经·第一章·论德》(通行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我们可以看出,在K.K.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里:德体现了一种有目标的行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是好的德,那就是“最好达到目标的方法”。而最好的方法,恰恰是“没有方法”,不用去研究它的方法。凯文凯利举了瓦特发明蒸汽机的例子:正常情况下,一般人的想法是用另外一种力量来控制活塞,但是瓦特发现只需要烧水,然后产生气体,气体推动活塞运动就能产生动能——他并没有专门设法去控制活塞,只是把宇宙中的能量进行了一个转化。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凯文凯利的理解中,“下德”就是次一点的控制论——维系控制本身就是“无德”,也就是没有找到方法。比如说我现在想吃饭,你想的第一件事情是我吃饭要碗筷(吃饭的方法),然后却发现没有人做饭(吃饭的本质)。有人做饭,才有饭,随之碗筷自然会有。而不是本末倒置。

这是西方人从控制论的角度思考得出的理解。现在我们再回到老子的原话,探究一下有没有更深刻的理解。

德的核心是“心灵”

引导我们看见内在

《道德经·德篇·第一章·论德》全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对于“上德”和“下德”。首先要强调:上与下,是人心里面的两个方向感,当我们如此看待上、下,就知道上并非一定比下“更好”。

其次,“德”对我们人类来说还有一种“永恒美好”的意味,即:我要到达美好生活,所对应的所有行为、方式、目标、规范标准,称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从上往下走,是没有方法的,是不用任何途径、不设立任何目标地去做一切事。正因为没有方法,反而有“德”,有了所有的方法。

当一个人能够领悟“上德不德”的时候,他的内在就能够连结到一个古老的记忆:宇宙是一体的,这个真正的上德,就是我们所谓的“高维意识”的频率状态。这种状态不需要动脑筋去达到,因为“没有方法”。你其实已经在高维,高维在你的内在,你只要连接上你的这一部分就好。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与上面的过程相反,从下往上走的时候,锚定你的方法、坚定你的路,始终有目标地走,就是“不失德”。最后就能“是以无德”,或者说“是以德无”——老子在这里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到达“无”——只要始终坚定于你的不变的法,就能走向无。

注意,这里理解的“无德”不是没有德,而是进入了“上德不德”的境界。因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切的创造,都要从无中取法,所以我们才要走向无。

接下来:“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即:上德的法就是无,找到了上德的人是无为的,他是从无里面取法。

继续往下:“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什么意思?仁代表无,义代表有,仁义体现的是“无有相生”的宇宙道理。在这里,老子并不是说仁义是有多么高尚。

因为接下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从这些话可以看到:德与仁,不是能表演出来的。讲礼节可以做出来,仁却不能。所以,你一定看不见“上仁之人”的“仁”在哪里。只有仁丢了,才讲义,义丢了,才讲礼。

同时老子还说:“夫礼者,忠信之泊(薄)也,乱之首也”。当一个人开始讲礼貌的时候,他的忠义诚信就开始少了;当世界上人人都需要用礼来约束的时候,就一定有了祸乱争端。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老子在前面讲了“道德仁义礼”五个词。而在(目前为止的)德篇中,强调的只是“德仁义礼”,没有讲道。所以这句话想说的是:前面讲的(德仁义礼),皆是道之华。

华,就是光。道之华,就是道所呈现出来的“光”。老子在告诉人们:人可以通过“德义礼仁”来看到道的光,但是后面马上说“而愚之首也”——人们看到了这道的光之时,也正是愚笨的开始。这些讲德、讲仁、讲义、讲礼之人,是把道的光发出来了,却也让世人开始变笨了——你若把这些人当成圣人,说明你没有了自己,没有看见光在你的内在。

总结来看,德的意义在哪里?德是一种方法,无论是上德还是上仁,皆是无。从高维到低维,不用做任何事情。所以,也不要想着去高维,因为高维就在你这里,只要你去感受,而“德”就是一种感受的方法。因此,德意味着“看到内在”。

上德是无为,下德是不失德。作为人类,不失德才能往无的方向走,才能最终明白上德无为。上德在哪里?就在你精气神连接的那一点上,就在你身心灵连接的那一点上,在你直接能够感受到无的那个点上。

对于修行人来说,他只要摸到“无”的任何一个方向,就可以慢慢找到他的法。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只要明白其中的智慧,就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凡事崇尚礼貌,用礼去规范这个世界的时候,人人就有了不同的心事。因为“礼”是用有的方式来做事,它是看得见的。一旦你开始用礼来活着,就说明你内在一定是有弯弯绕绕的想法。

一个人讲礼,说明他内在有敬畏心,但是这个敬畏心可以敬畏神明、天地,但是需要敬畏另一个人吗?不需要。当面时,我在敬你,而背后就可能不敬;或者我表面上敬,心里面并非这样想。所以,天地之事要讲礼,而人与人之间的事,其实只要“直”——直言不讳。

这个“直”就像你内在的光,内心要坦荡、光明。大家可以检讨、感受一下自己——当你对一个人特别敬畏,特别讲礼貌的时候,你内心是真的尊敬他吗?

老子后面说“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即:大丈夫要厚积薄发,不是没有忠信,而是要把自己的忠信加强;不是看着别人的光,而是要看着自己的内在的厚实。

德就像一个方法,在万事万物中流淌,而其主体是人。但具体是人的那一部分?人真的能跟天地同齐吗?在德篇第一章,老子就告诉我们了:人若想跟天地齐,只要这四个字:“去皮取此”。

“故去皮取此”。即:当我们把所有表层的皮去掉之后,留下来的自然就是“心灵”。不讲德,不讲仁,不讲义,不讲礼,但是我的内在有心灵。

所以,我认为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修心。这也正是道与佛相通的地方,而在古埃及的壁画上,也有这样的思想(人在死后接受审判,称量死者的“心”)。自古以来,人类所要称的东西始终是“心”。道德经的核心就是心、灵——让心走向灵。

其实,人类世界的体验,是灵魂的升级体验。灵如何得到?在德篇的第二章也直接告诉我们:“神得一以灵”。我们经常说“心神”一词,你的心就能通神,而神就是你内在的灵魂意识体。灵魂意识体构建的整个空间,称为心灵空间。所以,德经在一开始就告诉你了:人类的德,要落在心上,德是从心进入的,这也符合西周开始后的德这个字的写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3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