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研学与应用论坛道德经在函谷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19/10/16

本文为年7月14日,任尚峰先生(简介附后)在“《道德经十讲:98天轻松入门》新书发布暨《道德经》研学与应用论坛”活动的发言。

《道德经》在函谷关地区的传扬和践行

首先,我受灵宝市老子道德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李远先生的委托,并代表灵宝《道德经》爱好者,祝贺“《〈道德经〉十讲:98天轻松入门》新书发布和《道德经》研学与应用论坛”的召开。

灵宝市老子道德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李远先生

灵宝、函谷关地区概况

函谷关最早建于周。区域位置上,关址处于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西安)两京要道之间,与两城各相距余公里。地理位置上,函谷关坐西朝东,左为黄河,右为秦岭,依险而立,控扼东西,是崤函古道(关中与中原之间的通道)上的咽喉。函谷关、武关、大散关、萧关并称为关中四大关,先秦时期若没有特指,“关”即为函谷关。函谷关所处的灵宝市现有人口75万,函谷关镇现有人口2.5万余人,是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

函谷关太初宫主体建筑基础为唐代,后来多次修缮。根据函谷关现存唐代石碑记载和学者推断,老子在80岁左右、公元前年,在函谷关著写了《道德经》。所以,函谷关被称为“道家之源”。同时,灵宝也是司马迁《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铸鼎升天的地方,境内有全国最大的仰韶文化遗址群。由于黄老思想一脉相承,灵宝既是“道家之始”,也是“道家之源”,被称为“黄老圣地”

作为《道德经》发源地,灵宝市近年来主动发挥传承担当作用,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自年以来,灵宝市老子道德经文化研究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活动高潮期,尤其是在文化传统平台和黄晓明老师的引领下,开创了函谷关地区百日为期、系统学习《道德经》的先河。

《道德经》研学与应用论坛现场

一、灵宝、函谷关地区弘扬老子文化的四个机构

1.灵宝市老子道德经文化研究会(受灵宝市文化局管理指导)

常规活动是新春文化分享会、《道德经》百日研习班,现正在实施《道德经》百人讲师团培训计划,具有普及性、接地气的特点。同时,搭建与全国老学专家交流的桥梁纽带,立足发源地打造老子文化研究的中心。

2.函谷关老子学院(函谷关古文化风景区举办)

常规机制是“函谷论道”,先后举办“《道德经》与当代社会治理论坛”“《道德经》与企业管理论坛”,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3.函谷关修德养廉教育馆(也称基地,灵宝市纪委监委建设,设在函谷关景区)

挖掘老子思想中廉政教育的内容,主要针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开展教育活动。

4.函谷关道德经研习社(以函谷关镇中心学校为依托)

组织镇中小学教师和镇直部门干部职工开展研习活动,开发《道德经》课程课型,与全国《道德经》研习特色学校形成联盟和纽带。

以上“一会、一院、一馆、一社”四个组织,构成了灵宝地区弘扬《道德经》文化的机构主体,层次分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渠道互联。

灵宝-函谷关地区的道德经学习活动

二、传承老子文化的“六进”工程

以“六进”工程为载体,即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形成区域性传统文化特色。如何评价这“六进”效果:

进校园富有成效:《道德经》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与特色创建、地方教材、校本课程相结合,出版了《读老子,学成语》一书,编印了《道德经》进校园校本教材。

进机关逐步升温: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文明单位创建“道德讲堂”、文化布置、廉政教育等活动中,引入了《道德经》学习内容。

灵宝-函谷关地区的道德经学习活动

进企业三产突出:老子文化主题酒店、宾馆(如同德酒店)为数不少,但缺少在大型企业中学习应用的典型。

进社区(农村)有待加强:不少社区文化场地、乡村文化大院布置《道德经》名言,结合党员活动日开展《道德经》学习活动。

进家庭任重道远:仅限于文化家庭、公务人员家庭、有学生的家庭,有倡导乡村读书的“弘农书院”,但覆盖范围远远不够。

另外,在一些城市道路景观、市政设施上,也有《道德经》的内容。本地文化工作人员创编了《道德经》文化歌曲《感悟道德经》《青牛老人》,推唱之后深受欢迎。宣传和旅游部门先后在郑州、西安组织了“函谷关探古,道德经研学”推介活动,该项活动仍在继续进行。

总体上评价,对《道德经》有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感,但是参与学习积极性不够,在研习人群中,偏向于文化爱好者和教师群体,党政机关人员学习相对偏少;在思想观念上,把《道德经》当做一张牌来打,认为旅游价值胜过文化价值;在具体实施中,重视静态的文化环境建设,动态的研习活动开展相对不足。年灵宝市邀请国内老学人士召开了研讨会,就弘扬老子文化充分征求了意见,但目前还未形成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以上评价只是我的个人感受,可能期望值有点高。

三、百日研习活动的成功实践

去年和今年,利用北京文化传统平台,在北京学者黄晓明和本地讲师徐博敏的指导下,灵宝老子道德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李远先生发起组织了两期《道德经》百日研习班,先后参加学员70余人。这个班也是个实验班,是对《道德经》研习机制、课程计划、学习周期、研习形式和效果的全面检验。通过两年来的办班,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习机制和模式。研习班的骨干学员,又在其他《道德经》研习班中发挥引领作用,如三门峡研习班、函谷关研习社、兰香阁读书班等。

1.组织原则:去行政化(学员自制管理)、去中心化(尊重多元解读)、去商业化(公益性质,学术为主)、去宗教化(以道学为主,区别道教)。

2.课程特色:生活性、趣味性、学术性、本源性(尽量兼顾不同基础、目标、爱好的学员,形成发源地特色)。

3.课程计划:首期81章顺序法,第二期黄晓明十讲法,线上统一使用文化传统平台学习资源,都是一百天完成研习。

4.基本形式:统一文本作业、周内工余自学、周末半天集中、







































白癜风怎么诊断症狀
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