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初夏。
生意失败。我无心做事,四处游逛。
一天,我来到郊外的西山。
山上森林茂密,环境安静。
半山有一座小庙。这是利用一块天然大石下面的空穴,改造成的奇特庙宇,很小。
庙里摆放一个观音像。观音像前有一个供桌,放了一些水果。一盏油灯,亮着。
呵,还有一个老人呢!她坐在那里,一声不响,专心地读着一本书。
在这样僻静的地方,竟然有人专心看书,旁若无人。这对喜欢读书的我,是一种感动。
我还能被人感动,真是贼心不死!看来还不至于再也爬不起来呀!
于是,我对老人家说:“您好,我想拜拜观音,请问怎样做呢?”
她抬起头,向我笑了笑,说:“呵,好呀。这样吧,你回去买一樽油,一袋米,一些水果和蔬菜。明天凌晨四点钟,来这里。我教你怎么做。”
哈!等明天!我非常惊讶。
初次见面,我不好说什么。于是,“呵,呵,”应诺。没有别的话。
过了一会,老人家说:“你拿一本书回去看看吧。这是《大悲咒》,很有用。”
说完,她从小桌子拿起一本《大悲咒》小册子给我。
我点头多谢。
看她诚恳和蔼的样子,似乎知道我的心事。于是,我答应明天再来。
第二天,我半夜起床,开车来到山下,然后沿着小路上山。
我按时来到小庙,老人家已经在那里了。
她见到我,很高兴。我们互相问好。
然后,我好奇地问:“您来得这么早,您住在哪里呀!”
老人家说:“我住在山上。”
我想,可能山上有个村庄吧,就不多问了。
她接着说:“东西都买了吗?”
我说:“都买了。”
她说:“那你把东西放在供桌上吧。”
我把东西拿出来,放在供桌上。
放好东西,回过头,我却被吓了一跳。
原来见到的老人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婆婆,忽然看到她穿了一身道袍,恍若换了一个人。
我借着微弱的灯光,打量着眼前的道人。她头发扎成一个发髻,看起来五六十岁,脸上带着微笑,身上的道袍深蓝色,像古装大戏里见到的一模一样。
我仿佛做梦一般,惊愕不已。
她微笑着,对我说:“你过来,我教你怎么拜祭。”
我按她的要求,点上三支香,端正地插在香炉上。然后,跪在地上,叩头。
做完了,她又说:“你起来,到门口。我教你敲钟。”
此时,天已发白。
我按她的要求,一下一下,敲了81响钟。
不知为什么,敲完钟,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天已经亮了。
她一边脱下道袍,一边对我说:“你可以走了。明后天这个时候再来。”
我点头答应。和她说再见,就离开了。
第二天,我又买好东西,按时来到山上。可是,没见到她。
我以为她晚一点来。于是,坐下来等。
然而,一个多小时过去,天已经发白,她还是没有出现。
我着急了,左顾右盼,静静地留心观察周围的动静。一切如常。
天已大亮。我只好失望地按昨天她教我的方法,做了一遍,然后回去。
第三天,我又买好东西,按时来到山上,但还是没有见到她。
等到天亮。我又失望地按前天她教我的方法,做了一遍,然后回去。
后来,我来过好多次小庙,但再也没有见到过她。
我在山下向人打听,山上是不是有个村庄,人们都说没有。
我惊奇不已。不断猜想,老婆婆究竟是什么人呢?但始终没有结果。
不过,我从此不再自暴自弃了。重拾心情,认真思考未来的人生之路。
读了那本《大悲咒》后,我又读老子的《道德经》,并且每天静心打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从不间断打坐,也没有放下老子的《道德经》。
几年之后的夏天。
我又到郊外的西山,来到半山的小庙。
小庙依然是那样,周围很安静。我坐下来,盘起腿,静静地坐着。
不知过了多久,我只觉得心灵空明,无限开阔。
忽然,我见到一个身影。细看,是一位老先生。他白发长须,飘然而至。
啊!不是老子吗?我赶紧跟过去,边走边喊:“老子先生!老子先生!”
老先生停了下来。我追上去,对他说:“老子先生,我有问题要请教您。”
老子打量一下我。然后说:“你叫什么名?”
我说:“我叫赵大树。我读您的《道德经》五千言,读了好多年,有些问题总是弄不懂,想向您请教。”
老子说:“啊,原来这样。那你跟我来吧。”
我跟着老子,飘飘然的走过一大片树林,来到一个空旷的地方。
我站定了,环顾四周。哗,这是什么地方呀,仙境一般,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老子带我来到一棵老松树下。树下有一块光滑的石头,像个桌子。旁边有几块小石头,像凳子。
我们在桌子旁边坐下。然后,开始一段以《道德经》为题的对话。
1、关于良心网
诚结易友,智会良师!分享易经的智慧,探究道德经的玄妙。学习中国式管理理念,实践中国式管理方法。这里是国内唯一经曾仕强教授授权的易经、道德经服务交流平台和中国式管理智慧学院。更是天下易友的家园!
2、历史消息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号,进入后再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3、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