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鉴读连载33兔卧荒山知止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12/25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知止之道——鉴读《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文/兔卧荒山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我们分句鉴读如下:

第一句: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道经常没有名字,朴虽然很小,但天下再没有比他更能行的大臣了。

这一句,作者把道、把朴拟人化(大臣)来写,生动、形象,便于我们理解接受。

这里说的“道常无名”并非大道无名,并非道这个意识形态全体或者整体无名(道就是它的名字),而是指大道之中的某一级别层次、某一类别类型的“小道”无名。因为,道是一个体系,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我们经常的有意无意的用它,经常知道或者不知道,它都是无时无刻的客观的存在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存和我们的生命,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所以这些“小道”经常没有名字,或者叫不上名字。

比如,朴就是道中某一级别层次的小道,但它那种原始、自然和朴素的本性,在我们的人类社会中,再没有人能和它比高低,或者相提并论。

这一句,作者开门见山树起一个论点或者中心思想,即朴天下无敌,所向披靡,对于执政者人性的满足和执政是一个取胜的法宝或者利器。

第二句: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侯王、执政者如果能坚守道之朴的要求,自然万物、宇宙生命将自我提升就像尊贵的宾客一样讲文明有素质。

这里的“自宾”是针对精神境界而言的,是指在朴的自然、原始和朴素本性的陶冶下,思想境界自我重塑,自我提高和自我升华,就像远方来的尊贵的客人一样。这是朴针对执政者取得的“自宾”的结果。

这里说的是朴的社会、人性之作用,是作者对朴之社会、人性价值的说明,再次彰显了道于社会、于人性的重要性,或者说是第一句为什么这样说的解释和回答。

为什么“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从下文中的“自均”和“知止”来看,“自宾”首先的、主要的是针对侯王等统治阶级的。因为,他们在同时代相对而言,物质需求、物质自私是满足的,他们的主要欲望或者追求是政治、权力等精神层面的。

第三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地互相配合,向人间普降清纯的甘露,人民在没有任何命令要求的情况下,和平相处,公平分配,人人均等,不多占不多拿。

这一句是说,由于侯王、执政者因朴而“自宾”,给天下的人民树立了好榜样,起了模范带头作用,人民就会在物质需求、物质自私方面,平均分配,相等对待,不存在你多我少的问题,社会和平安宁,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

这是朴针对人民取得的“自均”的结果,这是朴之社会作用、人性作用的凸现。这种情况对于执政者来说,就是无为而为的结果。

现在我们要问,为什么“民莫之令而自均”而不是“自宾”?因为,“自均”是针对人民、老百姓的;而“自宾”是针对侯王、执政者的。在人类社会的物质阶段,人民、老百姓的最大追求是吃穿住用行等物质需求、物质自私,其次才是其它的需求或者自私;侯王、执政者最大的追求是政治、权力、地位和永世不朽等精神层面的,他们的物质生活在同时代相对来说已经满足。所以对于人民来说是“自均”,对于猴王来说是“自宾”。

这一句,继续为开首树立的道之朴的思想观点做阐释和说明。

第四句: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开始建立有名有姓的各种法规制度。法规制度既然有了,人民也将自然知道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可以不发生任何危险,可以平平安安。

这里的“始制”,实际就是道之朴在经济、物质领域社会达成共识的文字体现。

这里的“知止”是对“有欲,以观其徼”一脉相承思想的继续发展,是“有欲,以观其徼”通过朴之方式、途径的实现,是对人性的科学规范,是对科学自私内涵的又一次丰富和完善。

这一句,再继续为开首树立的道之朴的思想论点做深入的论证和阐释,经过“自宾”、“自均”到“知止”。

为什么“知止可以不殆”?这个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讨论。因为,“知止”的主体是人民,是老百姓,是社会最底层的第五级别人类生命体,因而他们的生存首先面对的是吃穿住行用等等物质需求。生命自私法则中,首要的、主要的是物质自私,所以,这里说的“知止”是针对物质自私而言的,物质自私适可而止,强调的是在物质自私类别层次的科学自私。

由于物质自私适可而止,而且是“自均”基础上的“知止”,故而人类社会各个群体之间、个体生命之间,以及群体和个体之间就会没有矛盾,或者矛盾大量减少,斗争、相残就会大量减少,甚或没有,所以对于社会、对于群体和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就会“不殆”,就会安全,就会平安。

所以“知止可以不殆”深刻的反映着社会、人性之科学自私重要意义。

第五句: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譬如道隐藏于自然万物之中,犹如川谷之水最终归于江海。

(譬:比喻、比方;犹:如同)

这一句的意思在说,道之朴在天下发扬光大以后,王侯、执政者就会“自宾”;人民就会“自均”,最后全社会人性就会“知止”,就会“有欲,以观其徼”,就会科学自私。这就宛若道隐藏于自然和社会之中,川谷之水归于江海是千古不变的自然存在,是万古不改的客观事实,我们必须相信它、坚定它、遵循它和践行它。

高端强调了朴的存在性、真理性和规律性,以及社会实践的指导性。

这一章可以把作者对朴的阐述,看做是无为而为的一个例证。朴是一种思想,“自宾”是通过侯王、执政者创造的无为而为的条件,“自均”、“知止”就是通过人民、老百姓所取得的有为,或者无为的结果。

到这里,我们可以领悟到道之朴,或者道高端价值、终极目标就是约束人性、规范人性,是科学自私的一道防火墙,是科学自私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器。

本章通过论朴,核心是建立知止的哲学思想概念。

这一章对道之朴做了充分的论述,强调了朴的社会和人性价值及其作用,树起了知止的哲学思想,丰富了道的范畴,丰富了无为的具体内容,丰富了执政者执政之道的方法,丰富了天下人科学自私的内涵。

.11.13——.05.14——05.29

郑金民、笔名,兔卧荒山、陕西商洛人。有部分哲学、诗歌和诗评发表。鄙人认为诗是心灵情绪的表达,是生命感觉的自由流动,是对世界的赞美或者批判,是最经典的文学艺术。

文艺顾问:李江存王养龄

顾问:

刘剑锋杨克江何献国胡云山郭昊英

萧军郭博元吕三运赵金虎贺焕成

主编:乐俊峰副主编:闫秀民编辑:乐俊峰法律顾问:王婷刊头题字:马英武编委成员:乐俊峰闫秀民陈大维张军锋杰布

李卫群郑金民徐娟李斌麻新平

贺自力闫勇军若兰查珂樊会民

王菊玲蒹葭林溪赵鸣张正阳

杨学艺蔺爱舍张建华门见山张宁芳

宋瑞林吴淑娟冯新勇吴荣莉杨峰峰

王宏卫冰心荷韵

本期编辑:乐俊峰(lxct)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7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