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本章中,老子对统治者的苛政表示不满,并提出自己的警告,旨在劝执政者要善待百姓,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贪图生活享受。民众陷于征战,是因为统治者搜刮的赋税太多,所以才会发生饥荒。民众难以被治理的原因,是由于统治者贪图名利、为所欲为,所以才难以统治。民众不爱惜生命的原因,是由于统治者贪图享受,搜刮过甚,所以才冒死反抗。只有恬淡自然,不以养生保命为重的人,才比那些刻意在乎生命的人更高明。
老子在这里指出了民众与统治者之间的生存矛盾。统治者贪婪无度是造成人民反抗和难以治理的原因。统治者只有重视别人的生命,才能保全自己,平治天下。因为没有谁不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旦命悬一线,民众就会铤而走险,揭竿而起。怎样才能把老百姓当成“衣食父母”,而不是老百姓的“父母官”。老子的答案是“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作为一位思想境界高的领导,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优秀的统治者!祸乱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的“有为”和无度,只有不刻意求生,杜绝奢靡无度的享受,才能真正做到无所不为。老君山舍身崖舍身救父的传说故事,说明了只有那些不以厚待自己生命为人生目的,才是真正贤于以自我生命为贵的人。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