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道上吗?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解读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统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幸福。要知道,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要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它也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和具体的事物相反运行,然后才能到达大顺的自然境界。
本章主要是讲治国的,若于人生同样适用。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真正的经典是通达宇宙十方三界的,哪一维层的生命都可以此为行为准则。故而,和孔子、释迦牟尼等圣者一样,老子也是天人之师。一个哲学家或思想家的称号是根本不足以表现这些大德的超凡智慧的。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此外的“明”,是机巧,而非真正的智慧。“愚”非愚笨、愚蠢,而是淳朴诚实。
善为道者,不是让百姓变得聪明起来,而是让他们质朴、诚实、单一、淳厚,回归于天地来身那种无机无巧的自然状态。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是百姓的心性不纯不净。修心、育心是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个人修养的主要目的。这不是愚民,而是智民。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一个“智”,令天下众生向往无限,却是让国家走向贼盗遍布之地狱。不要耍什么计谋,不要用什么巧法。没有方法就是最好的领导,没有计谋就是最好的管理。自由是生命的天性,但这个天性不是我们一出生就有的那个性,而是从宇宙诞生时最原始的那个本性。
教育最大的功用就是把这个天性发现并释放出来。从此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完全与之相反,我们的教育观和老子的思想截然不同。“反者,道之动。”专家教授们讲清此理了吗?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先天也是后天,后天还是先天,二者其实很难明确分离,这是阴和阳,也是因与果。它们本身就是一体,阴阳合道,因果循环,万事不离,千古不改,故曰“稽式”,此规律也叫“玄德”。
何谓“玄德”?玄者,幽深也;德者,能量也。无穷巨大的能量即为德。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主宰着我们与天地,这就是厚德载物。懂得了这一宇宙真理,生活中就不会无视“德”的存在了。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大德幽深,硕德无穷,它和现实之事物恰恰相反。现实之事物都有形有状、自私狭隘、有生有灭,玄德大公无私,不生不灭,永恒始终。现实之物性向左,它是朝右。现实之事求方便,要利益,它与之正好守拙,去己。纵观几千年人类,正在走向一条背离大德之漫长旅途,看似风景无限,则实危机重重,后果非常可怕。近百年来整个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就证明了这一观点,但无人、无计可以消除。
而与之相反的是顺德而为,其结果必然是“大顺”。“大顺”者,事事皆利,一路风帆,永远不败。顺德而为便是合道。道与德,也是阴阳,难以分开。
那么,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道上吗?
如果在道上,则会有如下表现:一、不遇烂事,避开不幸;二、无有什么强烈之欲望,事情成了也好,不成也不错,随它;三、家庭、单位、亲朋都没有什么意外或灾难之事发生,而令自己整天揪心不断;四、能与天时相合,无论春夏秋冬,有风还是无雨,身体始终健康;五、喜怒哀乐情绪不明显,能自然应对身边种种事务。六、内心宁静平和,喜悦时时充满,不因身边发生的种种事务而惊讶、不安。七、对国际、国内所发生的大事,淡然处之,视为正常。
相反,若有下列行为就有点背道了:因冠状病流行而身心不安,因长时间安居家里而烦闷异常,因国家大事、单位小事而担忧不断,因天热而心不静,因刮风而意起愁,大病小病总是没个完了,事事不顺,总遇不合自己心意的人……
这一切的原因归于自己那颗心,是心出了问题,而不是客观情况如何复杂。
纵观天地万物,没有什么顺与不顺之说,所谓的不顺,是我们与它们的运行规律不对等,不对应,不相和谐了。因为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追求,发展、发展,总是怕机巧不够、吃亏,得不到好处。总是在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如何赚钱,如何发财,如何高升,如何战胜他人,活得比别人好……
其实,左右前后想想,我们活得真的不错了,什么都不缺。错的是心欲永远得不到满足,日日夜夜不能心平气和地起居与感恩。
我们不知道,人心有两颗,一颗是先天,一颗是后天。先天之“愚”令我们幸福,后天之“明”令我们烦忧。但我们就是要不断追求明,丢掉愚。这便是背道而驰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处于无明的状态而自以为是。
冠状来了,不是把心安宁,静守其身,忏悔己过,而是抢口罩,抗瘟疫,看新闻,这里感染了多少,那里又死了多少。名曰关心国家大事。
中美有矛盾了,不是指责这方,就是抱怨那方。这有用吗?也许有罢,说是爱国精神。
暴雨洪水来临,不是悲悯、反思,而是躲避、嗔怨。你躲避得了吗?往昔为何总是见利妄为、不顾一切?
地震了,这里要求捐款,那里请求救援。修一座简易的山门,就肆意收取高昂的进山费,老了小孩子一个都不放过,此时向全国人民求助了?当初发民财的时候,为何那么蛮横得理?
政体出问题了,贪官一个比一个放肆,百姓有冤得不到声张,就痛骂这个应枪毙,那个应杀头,却就是不思考,我们和贪官无有不同?眼前一切的污秽难道与每个人的心灵没有关联?
身体有病了,不从心中寻查根源,反省自己身口意方面的过错,而是去药店,进医院,以为它们是生命的唯一保护神,从不把病菌看作是昔日的仇人,寻机相逼,登门讨债。
大事小事不顺畅了,骂这个,恨那个,不明白这是往世诸冤家在暗中使绊。
得冠状病离世了,坐公交车掉江里了,山体滑坡房子消失了……呜呼之余,只怨天、怨地、怨命运,从来不怨自己的不道德。
你顿顿吃好的,天天穿靓的,从来没有对三界受苦受难的众生有过一丝的怜悯,天地间难道只你一人?唯你是从?那些肉白吃了吗?嗔恨发了没任何后果吗?你吃别人,别人就不能吃你?你是天地永恒帝王,无有退位的时候?
不择手段搞钱,求色,赚取名利,钱、色、名利就能来了吗?来了能一一消受得起吗?白消受吗?
是钱找人,还是人找钱?是名成就你,还是你成就名?是道德养身,还是身养道德?
念几句《道德经》就能达到玄德之境?明白了《心经》之理,就是开了智慧?没有具体的行动,一日日坚持修行,如何聚德?从哪里得道?
道德幽玄,且为稽式,而我们总被眼前事物所限,见山便是山,看水只是水,
岂能不偏离道德之真正航向?
天地人三才合一,万事出现皆有其因。果已至,因在哪?庚子既起异样风云,你我焉能安然入眠?
背道而驰,定无福报。昨日没报,不是过了。想求大顺,急需入道。欲上康庄大道,于国,必须善待三界众生,关乎天下百姓;于己,就得久存那份天然良知,尽行百善之业。欲达此境,必需久驻愚界。此亦为稽式。上了道法之船的人,才可高枕无忧,迎来万丈霞光。
.8.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