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59.html《道德经》是老子所作,所以又叫《老子》,因为全书大约五千字,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大部分。传统顺序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但是年发掘长沙马王堆汉墓时,出土的《老子》帛书,却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也许这是古时候的顺序吧。现在我们看到的《道德经》,一共有八十一章,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其含义深远,思想广博,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等。并将其意义融入自然,现实,社会,国家,民生等等各个方面。可以分为论道,治国,修身,砭时,养生,议兵六大方向。简单点儿说,《道经》讲的是自然界的事儿,《德经》讲的是人类社会。就好比我们现代科学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道经》讲宇宙是怎么来的,万事万物是怎么来的,自然界的规律是什么样的。《德经》讲人处于社会之中,应该如何为人处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而“德”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为人处世,就更不可能顺应自然,也就无法修“道”。这可能就是古人把《德经》放在前面的原因。在全世界浩如烟海的著作之中,《道德经》是被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书籍(前些年是《圣经》长期霸占这个位置,因为中国的强大和基督教的没落,《道德经》完成了逆袭),而最初的英文译本把书名直译为《ROADVIRTUEscripture》,后来觉得意思不对,大多改成了音译,比如《TAOTECHING》,或者《DAODEJING》,甚至是《LAOZI》,可见这些中国文化的“小白”们,对于《道德经》的理解,也是“与时俱进”的。数百年前,《道德经》传到西方之后,欧洲人看到所谓“阴阳”,“太极”这样的概念,认为这才是世界的“终极奥秘”,于是给这样的理论起了个名字,叫“辩证法”,于是,老子他老人家就成了“辩证法之祖”!一向喜欢抽象思维的德国人,把《道德经》推崇到了极致。据说现在德国人每四个家庭里面,就有一本《道德经》。哲学大师黑格尔的偶像就是老子。德国球星贝肯鲍尔从小就看《道德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都是他信奉的格言。他带领德国夺得大力神杯后却突然“隐退”,玩起了“消失”,引起很多人不解。后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引用了《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几十年来,老子的《道德经》一直放在他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可以说,践行老子的思想,让他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外国人尚且如此推崇《道德经》,那么,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你读过这本书吗,能读懂吗?也许很多人都认为这部书太“高大上”,不是咱们小老百姓可以看懂的。其实没那么神秘,你想啊,连老外都能看懂,何况我们炎黄子孙呢!可以说个人读《道德经》,就会有种解读方法,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个体差异”,给这部神秘的著作以“个体理解”。大家不妨读读看,也许会让你真正爱上国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13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