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版本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注释体道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17/8/27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有名天地之始    无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

思睿晶观点: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1,天地运行的基本法则是可以解释清楚的,但最终可能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世间万物的所表现的相也是可以描述的,但最终可能跟我们所看到的相不相同。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修自己的道,成自己的果,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内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世界。但,世上绝无相同的花一样的叶。不同,以及不被认可,是这个世界的常态。成就自己的路上,不要去可以迎合别人的认可。

3,天第运行的法则是非常复杂的,若能用言语表达,那一定不是真实道。万物的相亦是姿态万千的,但凡表用言语描述出来的,一定不是它真实的相。

我们在观察名,思考道的时候,往往带入了自己的观点,而带有主观意识的观察和思考,往往会改变我们队实物本质的认知。想要认清实物的根本。请抛弃主观意识。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世界的本质,是无名无相的。当时间万物被赋予了名,这个世界就开始诞生了。

万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会因为是否人类对其形状的描述而产生或消失。但是,当人类开始赋予物体名称和形状描述时,一个世界就打开了。

例如:铁,不会因为人类不知道而不存在。但,一但人类发现了这种物质,并对其赋予了铁这个名字,对其导电性,延展性,可塑性等进行了形状描述之后,铁就开始被大规模利用。

世界并不存在有或者无,只存在你是否发现,是否利用。

故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

观察事物时,在不带有个人主观意识的情况下,可以看到更多更广的内容。而,在带有主观意识的情况去考虑问题,会考虑得更加深入。这两者,都是对一个实物的描述,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这是一个广度和深度、横向与纵向的关系。若我们要增加思考的宽度,一定不要让自己局限在某一个点,若要进行深入探讨,则需要确定一个已定的前提条件。这都是对事物进行思考的方法。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有和无所得出的结果,都是真实的道。而有和无这两种方法也是道。这是思考世界所有问题研究的方法。

附:苏州玄妙观的取名,正出自与道德经第一章: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更多详情欢迎垂询:

苏州思睿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垂询(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bb/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