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经》中,共出现了14个“一”字,分别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必须分清。
1.作为太极意义的“一”,有九个: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10]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22]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39]
《道德经》中,老子详细论述了作为太极意义的“一”:
《道德经》中的“一”,就是整体,就是太极。“一”的根本就是“道”,“得一”就是得道,不“得一”就是失道。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为自然现象的“一”,也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一”;第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与本章的“得一”,既是《河图》所示的宇宙运行规律,也是哲学的整体概念,即太极之式的“一”。“一”体现了《河图》现世的内涵,体现了太极无极,体现了阴阳协调。
“一”体现了《河图》的精神,代表了太极无极之理。生命运行遵循《河图》之规律,生命演化符合《河图》之原则,就是“得一”。
认识天地大道的太极阴阳之理,得道遵道而行,识“一”而“得一”,知天命而通人情,无为而无不为。
2.作为序数词的第“一”,有两个: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67]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
(1)道生一,这个“一”是道在宇宙生成中进行的第一阶段工程。
宇宙生成的第一步:混沌状态下的“混而为一”的尘埃因失去外来动力而归于“无物”,“字之曰道”的大远反运动发生而结束“无物”并开始“有物混成”,形成玄牝。地球生成了水,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后,才是“道生一”圆满生成。
(2)一生二,道在宇宙生成过程中进行的第二阶段工程。
太阳前体发出了光和热是“天二生火”,地球得到了合适的光和热是“地七成之”,也是“一生二”完成,从此大地上阴阳齐备,阴阳分明。
(3)二生三,道在宇宙生成过程中进行的第三阶段工程。
阴阳生成之后,第三步木气发生,有了生成完全的水土与合适的光和热,阴阳和合而生木气,生木即“二生三”,是地球生命的开始。
3.作为数量词的“一”,有三个: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11]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5]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14]
作为数量词的“一”比较简单,解读上不存在异议。
(参见《老子天道论》)
肖起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