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我爱天下人(连载之十三)
文/才斗
原文:上篇?道经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阅读本章关于“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这段经文的时候,我一下子想到不久前读过的一篇散文。是我先生高海涛(1)写的《美是上帝的手书》,有这样一段话可以引用,有助于理解本文而悟道:“有许多写作的人,都讲过看到自己的名字第一次被印成铅字的感受,那种激动心情,几乎不可一世。但我知道还有另一种激动,更不可一世的,那就是当你的名字第一次被你爱着的女孩亲手写出来的时候。好像法国作家加缪描述过这种感受,我和加缪的意思是相通的”。
这段文字描写了作者(我)名字变成铅字,心情激动,用不安来比喻,是恰到好处的。尤其作者(不是我)名字经过女孩的手写出来的时候,不可一世的激动,更别有一番寓意。那是法国作家加缪写过的感受。
这里提到的“女孩、加缪”跟我没有关系。跟我有关系的“女孩”是《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加缪”是我。再写这部浩瀚的读后感,想到“才斗”名字、文字与老子名字、文字同框,我是激动的。好像老子写出了《道德经》时,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因为老子写出了震撼世界的《道德经》。可不可以说我读老子,写出了自己的名字而获得受宠若惊呢?
作者、女孩,作家,老子,读者,几个人物,讲述了享受爱时的心情激动。合成内心不安,是多么惬意的事情。真想知道作者与女孩的爱,是怎样结局?还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吧!那么我和《道德经》之间的关系,不用想象,我用时间积累,走笔出来的读后感,就是最好的答案。
高海涛这段文字,实际告诉我,上帝赐给我的名字变铅字,是美好的,是后天的,是从先天岁月碾压过去获取的。人们看到的是铅字掩盖了曾经受辱的真相。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打工一族,给有钱人家装修,每次听到财大气粗的东家说:“干不了,就滚蛋”的声音。我的心就颤抖一下,被人瞧不起,遭人白眼、百般刁难,最后手指鲜血流,捧一把干水泥涂抹伤口,令人难以忍受。
为了生存,还是忍受下来。难道没想此举会带来后果吗?想了。我不看重我的肉身,虽然不是高贵的。但我看重的是人要有骨气的神性。面对祸患带来的忧虑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干水泥涂抹伤口,都不在乎性命,还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正如老子所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也就是说,一个人,活在世上,正确认识自己在历史中的作用。要有责任担当,爱是自己的,也是身边人的,应该是美好的。《美是上帝的手书》,是上帝赐给自己的肢体语言,从肢体发散出来的爱心,才能心系众生。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舍弃肉身性命去为天下的人,堪为普天下的寄托。舍弃肉身性命去爱天下的人,堪得普天下的信靠。
如果不是这样,天下怎么可以把万事万物交给他去爱呢?只有爱自己的人,才爱有他人的心,是值得托付的人。谁去接纳这份托付的爱呢?大家都知道爱与被爱,都是福啊!
作者简介:
才玉书。笔名:才斗。虔诚的文学爱好者。喜欢在文字上行走。拉长瘦影。
微刊编辑部
文学总顾问:高海涛
总监制:王立春
主编:李忆峰
副主编:刘丽茹才玉书
小说编辑:雷宗甫
散文编辑:张哲
诗歌编辑:任佐俐
诗词编辑:曲日光
儿童文学、理论编辑:李忆锋
制作:才玉书
投稿邮箱:xiaoheyan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