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鉴赏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1/25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75.html

百家号:日月光辉火[原创]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厚重是轻率的根本,安静是躁动的主宰。这一章老子开头就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是两对矛盾,即重与轻,静与躁,也是本章的重点和论点。老子直接从正面提出论点,是呼应结尾处从反面讲的,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最终归结到这个论点上来。他认为轻与重的对立,重为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躁与静的对立,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可贵之处。

老子在本章中讲的“轻”、“躁”是属于“动”的范围,但指的是“动”的不好的方面。他指的是轻浮妄动,妄心做了主宰。妄心做主,人就会心浮气躁,视听言动就会违背原则规律,背道而行。其结果不言自明。

这里的“重”是稳定,不轻举妄动的意思,“静”不是完全静止不动,而是观照的意思。观什么呢?是观自己的那颗心,你的那颗心是妄心还是照心。照心非动,本体自然明觉,不曾有所动,是它遵循天理,符合大道,因而宁静不动。老子是通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来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认知的。目的是让你真正了解和认识宇宙和自然的变化规律。告诫人们不要轻率躁动,要戒轻戒躁。

老子讲的道理都属于自然之性。人类应该遵守,但可惜我们人类在认识自然万物的过程中,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是被我们的傲慢给障碍掉了。人有的时候太自以为是,做人做事,违规背道,不按原则规律来办事。

本章老子实际上也是在说人的内心状态和行为方式。心是身之主宰,它能主宰人的思想,言语,行为。心正了,一切也就都正了。正直就是你前行的大道,人若正直就会好运连连。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12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