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道经》第十六章小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达到内心如同虚空,持守内心安静而无旁骛,世间万象,我就能观察到它的生、灭。世间万象纷繁复杂,最终都要回归到本源。回归本源就是寂静,寂静才是它的本质。本质恒常不变,认识到本质的恒常才是智慧。不认识万法空性、寂静、无我的本质,才会大胆妄为,后果必然带来损失。认识了万法空性、寂静、无我的本质才能心包太虚,心包太虚才能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才能合于王道,合于王道才能合于天道,合于天道才能合于大道,合于大道才能够长长久久,终身不会有危险。
《道德经》之《道经》第四十六讲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最高明的统治者,百姓不知道它的存在,次一等的,百姓亲近而赞美他,再次的,百姓畏惧他,更次的,百姓侮慢轻蔑他。上一章老子把甚深禅定状态进行了论述,这一章从个人的修为上升到了统治者的境界。一流的管理者,管理人性;二流的管理者,管理人心;三流的管理者,管理人情;四流的管理者,管理人行。管理人性那是顺势而为,被管理者没有被管理的感觉,所以百姓并不知道有管理者的存在,完全就是一种感召的力量。管理人心是能够顺从民意,得民心者的天下,所以百姓会“亲而誉之”。管理人情是让被管理者觉得欠着管理者人情,而对管理者产生敬畏之心,所以百姓会“畏之”。管理人行的结果必然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形成对立,所以百姓就会“侮之”。真正的管理大师出在中国,在中国古代。就说一本《三国演义》看懂了,你就能发现:刘备——管理人心,管理水平堪称第一。桃园结义,关、张死心塌地,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输得很惨,三顾茅庐,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操——管理人情,管理水平算是第二。曹操爱才极重人情,对关羽可谓上马一桶金,下马一桶银,虽说在争夺关羽上输给了刘备,但华容道上捡了一条命,也算捞回点面子。孙权——管理人行,管理水平只能排第三。大都督吕蒙阳奉阴违,泄私愤杀关羽,吴、蜀联盟毁在吕蒙手上,最终三国归晋。现在在官场、企业、市场上那些混得好的,你仔细观察都是管理人情的高手,从哪里学来的?都是老祖宗那里学了个一招半式,就足以呼风唤雨。若谈管理人心,那是管理的很高境界,不是想学就能学到,严格意义上说那是靠修来的。汉高祖刘邦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行军打仗我不如韩信,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刘邦凭什么领导他们?刘邦善于抓住人心。所以,要想管理人心,首先要能读懂人心,要读懂人心,自己的心就要清净。其次,要抓住人心,自己的心就要有能量,自己的心要有能量,就必须合于天地大道,合于天地大道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谁能做到管理人性呢?能够管理人性的都是被称为精神领袖的人物,比如:释迦牟尼佛、耶稣、默罕默德、老子、孔子等等,只有通达了宇宙、人生大道的觉者才有可能做到。
昌圣教育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提升人文素养的传统文化教育机构,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南路浩博天庭14-9。
昌圣教育企业愿景:“铸就中国以德为本践行企业的领头羊”
昌圣教育企业使命:“传播圣贤美德,构建和谐家庭”
昌圣教育企业价值观:“孝道、明德、感恩、创新、奉献、责任”
昌圣教育企业精神:“厚德修身、立德树人”
昌圣教育企业道德:“诚敬谦和、崇德向善、正己育人、知行合一”
昌圣教育企业理念:“诚德利生,共创共赢”
昌圣教育企业人才观:“德者为先,知人善用,充分体现员工生命价值”
昌圣教育生命家园服务项目:幼儿园国学教育、幼儿园国学加盟、国学幼儿园加盟、国学经典小学/中学、幼儿园园长培训、教师心灵成长培训、少儿国学冬令营、夏令营、好父母课堂、《大学心法》研修班,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等。
传递分享正能量!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付出!一人分享,众人受益;众人分享,国人受益;国人分享,全世界受益。正能量能让一个人更加的奋进;正能量能让一个民族更有凝聚力;正能量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今日世界,数风流人物还看我华夏儿郎!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js/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