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全文 >> 正文 >> 正文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2/14

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李耳先生有爱美之心,一本道德经总是在不停的赞美女性。

本章依然是用训诫的口吻,对男人的萎靡从新的角度予以提醒。

提醒天之道,有四种实践的途径。

希望男网友们可以读得懂。

自父系走上政治舞台,就在男人的‘男’字头上扎上了一个桂冠,从次以后,勇者之名一直为男性包揽。

要紧的是: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就好像最高学府,华夏北清,那是多少学子的梦想,多少家长的心愿,寄托着全社会的梦想。

为什么呢?

因为那里有历史最顶尖的大师,那里有全球最领先的思想,那里有全国最优秀的青年,那里有人们对未来最虔诚的寄往。

简而言之,华夏北清,信托天下。

然而,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就好像粮食高产离不开“土肥水种”等八字管理宪法,人才培养却走上了以就业为目的岔道上了一样。男人的桂冠这个“勇”字,也被老子一顿狂批,一阵笑话:说男人脑子一根筋的;头脑灵活的,都忙着挣钱去了,帮助出国了,,都被誉为天才中的天才,商圣之上的商圣,都被顶礼膜拜的不得了了。

发型、眼线、面膜、香水、口红。又该让老子大开眼界,说天之所恶了。

工业文明早就不管‘天’愿意不愿意,‘地’喜欢不喜欢了,无数矿产被开发出来,盖成大楼,造成武器,制为产品了,没有人买不要紧,大家都快去生孩子吧,有‘促生’活动支持,生儿等于中大奖了。

至于自然退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医院吗?医疗产业化也能促进经济发展,收入增加。

有人说,这样干不生态,碳基生命将要承受不了这个代价;反对者说,你看看,你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

实际上,我们活得真不好,真不容易,焦虑重重,压力很大,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真的找不到好办法吗?

也不是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就给出了让我们走出困局的好办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注释:

1、杀:商代甲骨文从戈,割断、截断人散发以示杀戮、处死。本义是知识人或动物失去生命,还有消减,减少的意思。

2、活:《说文解字》认为"活"字的本义是指水流声。后引申出活动、生动、生计、工作之义。后又由活动也引申为生存之义。

3、恶:恶在道家文化里指招致灵魂堕落的思想与行径。多行恶事者不能得道成仙,恶人死后依照生前的恶行堕入相应的地狱。其依照的仍旧是人类社会对善恶的评判。不好的,与天性相悖的。

4、应:"应"与"鹰"古代曾是同一个字。"?"的古音与人们答应时所发的声音接近,犹如现代汉语中的嗯(ǹg)字一样,也是表示答应的声音。后来?字的意义发展为答对、为当、为允许。

5、繟:意思是宽绰,舒缓,连绵不绝,又如:繟然(坦然,宽舒的样子)。

6、恢:心之熔炼已烬是恢之范式。本义:心志弘大。衍义:引申指"弘大、发扬"。衍义:引申指"变成原来的样子"。

7、勇:本义指勇敢、有胆量。引申义为勇猛、勇武、勇气等;也可引申为指勇敢的人;使人充满力量的志气,勇由心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

8、敢: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双手持武器捕捉野兽,以会有胆识与勇气之意。"敢"可表有胆量、勇于进取。"敢"也可用作谦辞,有冒昧之义。由冒昧义可引申为侵犯、冒犯义。

把人的胆略、目标、心劲、精力施展于追杀捕猎方面,足以捕杀野兽,得到食物,积累财富;

将人的胆略、目标、心劲、精力不去用于追杀捕猎方面,譬如去采集果实,蓄养畜禽,种植粮食,也可以得满足让部族生活需要的物资。

这两种生产方式各有利弊,但是于人的天性都是相悖的,亦不是自然需要人类来做这样的事情。难道人类的幸福生活不是自然(天地)想要实现的目标吗?

就连一般圣人都测不透这个天意。

你想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吗?

自然用几十亿上百亿年的时光演化出来这一方可以诞生生命的天地,天地又用了几百万年时间化育出来人类,必然不是要看看人的勇敢和能力是杀了几头兽,或者是养了多少猪,把精力投注于满足世俗的口腹。

人应该把自己的精力投注于找到人类成长、发展、进步、进化的路。

这条路大致有四个办法可以推荐:

第一,放下争执,去承担使命;

第二,放下空谈,去回答问题:

第三,不要等待,要自觉主动;

第四,持续不断,将自身的勇想尽一切办法用于追求生命的价值和奥义。

将我们“勇”值(心力、精力、体力、能力)投入到人的“天性”的发展中来,那么,就算天地再宽广、浩渺、无边无际,我们也终将可以发现自然的规律,找出人类前行的蛛丝马迹,找到行进的方向,找到前行的的道路。

突然发现,读到这一章,才算慢慢的读懂了老子的思想,这样算一下,前面几十张,都算是白读了,白白的浪费了大家的流量了。

工商业文明时代,大家都在忙于做些改造自然,占领资源,增多收入,厚置家产的大事。

大老板的眼睛盯着富豪排行榜想抢险上位,出人头地;二老板的决心是要亮瞎迪拜富豪的狗眼,为国争光;三老板忙着跑马圈地上市找钱,整合资源;四老板紧跟政策冲锋一线,塑造品牌;五老板奔波酒局协调人脉,四处斡旋;六老板睥睨同行笑话对手,聪明伶俐;七老板刚刚创业办好执照,想找活干。

至于关心环境,习读道德经,谈绿色崛起,他们会说,这是该年轻人考虑的事情吗?

不如好好复习,考博考研,找个好工作,等到自己有了生存能力以后,你想怎么干,你就怎么干。

那么,到底是该先读书还是先挣钱呢?

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有一段台词,也让人如此犹疑,可以一起读一下,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

此二抉择,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死即睡眠,它不过如此!

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

那么,此结局是可盼的!

死去,睡去...

但在睡眠中可能还会有梦,啊,这就是个阻碍:

当我们摆脱了这个垂死的皮囊,

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呢?

它真的令我们一再踌躇,

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承受长年之灾,

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羞辱,譬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假如他能简单的将其一刀了断?!

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终生疲於操劳,默默的忍受其苦其难,而不选择远走高飞,飘於渺茫之境,奔赴诗与远方。

近两千五百年以来,

读道德经,既然可以让无数人走出了困局,

我想我也将可以走出旧的自我,找到新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12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