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全文 >> 正文 >> 正文

厉害鹿邑73岁农民书法家写了余卷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10/30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记农民书法家王元贵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王皮溜镇龚店行政村王庄村村民王元贵就是位民间书法高手。年出生的这位握了半辈子锄把的农民,用几十年的时间专心练书法,从一个少年书法爱好者,成长为农民书法家,创造了10余年创作并售出余卷《道德经》楷书长卷,创收数百万元的骄人业绩。

自晚清年间,王元贵的家族就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其父亲熟读经书,有着深厚的书法与国学功底。王元贵6岁入学,父亲就手把手教他用毛笔写字办作业,从父亲那里他学到了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热爱书法艺术的种子。

王元贵初中只读了两年,便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辍学。母亲和弟弟常年有病,全家靠父亲一人支撑,然而苍天并不眷顾这个困苦的家庭,就在他辍学的第二年,父亲便因病去世,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年仅15岁的少年肩上。因年幼体弱,在生产队劳动他只能挣到半个劳动力的工分,日子过得异常艰辛。但萦绕在他心头的书法梦想依然没有熄灭,再苦再累每晚坚持习字到半夜,买不起纸张就用报纸或火纸练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乐此不疲地痴迷于书法,被村民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异类、神经病”。

后来迫于生计,在大集体时代他就以向生产队出钱买工分的方式外出漂泊,闯世界。10多年间,他开过染坊,干过建筑,后返乡务农。不管时空如何变换,唯一不变的是坚持练习书法的一颗初心。他不择工具、地点,常常以指头、树枝、钢筋棍为笔,以黄土地、水泥地为纸,以水为墨,恣意挥洒、其乐融融。

年,王元贵买到一本文征明的行书笔贴《滕王图序、兰亭序》,如获至宝,一练就是13个年头,数万遍的心追神模,使他能随时随地出神人化地写出与原作风格与神韵如出一辙的作品。

经过几十年的坚守与努力,厚积薄发的王元贵开始寻找他在书法艺术上的突破口。他选择了用小楷书写《道德经》长卷,以迎合社会上日益高涨的道学及老子文化热。年10月,他带着自己书写的三卷《道德经》来到郑州市一个博览会上,没想到一下子被画商以2.8万元价格买走。同时,另一名画商以每卷1.36万元的价格与他签订了26卷的合同。

此后一段时间内,他的作品被北京的一位画商以每卷3万元的价格包销,先后为该画商提供40余卷作品。年,王元贵被深圳东汉书画院聘为院长,聘期5年。他的作品在南方一次拍卖会上被拍到20万元的高价。

十余年间,,王元贵以其精湛的书艺,锲而不舍的精神,先后完成并售出了余卷《道德经》书法长卷,创造了中原书坛的一个奇迹。作为一位农民书法家,他的事迹先后被《河南日报》《中国商报》《南方都市报》等1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END-

编辑:鸭鸭

联系电话

-

有事找鸭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6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