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全文 >> 正文 >> 正文

余秋雨从道德经中给我们的人生警示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1/6/5
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寂往主创团

来源|寂往(ID:jiwangfz)

1

年江苏泰州重建江“淮第一楼"之称的望海楼,请了一位著名文化学者撰文为记,却招来文化界一片嘲骂声,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历史谬误连篇、字句不通甚至荒谬”,所托非人,要求予以撤换。

望海楼是江苏泰州的著名景点,也是当地标志性建筑。建于南宋绍定二年,被誉为"江淮第一楼"。此楼屡次受损屡次修复,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还曾有国家重要领导人回泰州家乡登上望海楼俯瞰泰州城。

被邀请的学者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余秋雨先生,他却偏说望海楼“起于盛世”,这就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其中有句“秀色凤城,霞蔚梅桃柳,雄姿绮阁,云蒸望海楼”。看似文字精美背后却是互相矛盾,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会遭到民众的舆论。

后来泰州市政府果敢摘下余先生的《望海楼新记》碑,只好另请他人重写。

文字只是一种传播载体,每个人对文字的把控能力亦不同,一个散文家写起记当然有别于其它作家啦,所以有人议论也是正常不过。

2

金庸曾经说过最崇拜的两位作家一位是鲁迅,一位是余秋雨。(一)余秋雨先生毕生都阐述中华文化,就拿《道德经》来说吧,余秋雨先生花费了几十载研究老子精彩,他说,这些迟早都要通释。这就像天天喝长江水,总要渡过一次长江;天天看昆仑山,总要上一次昆仑。(二)有人说,得意时读儒家,失意时读道家,余秋雨则觉得”得意“”失意“的说法令人厌恶,这句话玷污了书籍。只有杰出的中国文化人,在任何境遇下都会与儒家和道家产生共鸣,只要真正读懂了,就压根儿不存在得意的敏感,孔子本来没有一天”得意“过,老子本人,平生没有一天”失意“过。(三)余秋雨先生曾经为了对比中西古典哲学,到雅典访问了比较哲学博士贝尼特,他觉得世界,真天上等级的哲学家是老子。余秋雨先生坚信《道德经》是哲理散文诗,而不是学术论文,所以他共花费了二三十年用自己独特的当代语言恢复它的哲理散文诗的风采。

3

余秋雨先生从道德经中给我们八种人生忠告,从谦卑、示弱、预见、低调、清醒、无我、反思等各种角度告诉我们为人行事这大智慧,这也恰恰说明了其文学素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比如这几句:1、关于谦卑老子:以其终于白为大,故能成其人,余秋雨说,因为它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成就了真正的人2、关于示弱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余秋雨说,争斗,是因为容不了“反”,他能容得了,因此不会争斗,甚至确认,没有“反",就没有道的运动状态,因此也没有了道的生命。3、关于预见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余秋雨说,在未有时动手,在未乱时统筹。就像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如何发现时机,做出应对,又该如何重视积累,慎终如始。4、关于低调老子:与光相融,混同世尘余秋雨说,当一个人自称”我是光“的时候,未免有点骄傲,但老子悄悄提醒,他必须再加一句”我是尘“。一个人的生命如能这样,那就是能高能下面融成一体,不见形迹而气吞山河,实在令人崇敬。5、关于清醒老子: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外其实,不居其华余秋雨说,一流哲学家在面对一大堆自夸自矜的理念时,一定不会掉进去,而是站到高处,用确定不移的律令做出难以辩驳的宣判。这些都是我们这一生中需要谨记和不断提醒自我的人世哲学。

4

《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白岩松曾说过,当自己感觉到中年危机开始的时候,很多事情想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时候,很高兴自己遇见了《道德经》,从中读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状态。余秋雨先生以高等级的文化自觉,让读者从哲学和高度领略《道德经》的魅力,句句通俗易懂,又容易记住,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上很有很深的警醒作用,每个人都值得入手一本《老子通释》,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状态。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qw/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