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苦恩”
老子曰: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后跟站着的人,是站不久的,迈开大步跨行的人,是走不远的。因为这两者都违背了自然的真常之道。
自作主张的人并不明智,自以为是的人并非肯定,自我炫耀的人并无功德,自觉贤能的人并无专长。如果站在“道”的立场和观点上来看,如上这些,都是多余的残羹剩饭,多长的手指头和脚趾头,这些多余的食物和手指头及脚趾头,是世俗之人不喜欢而且厌恶的,而修道者是不干预和涉及这些烟云是非的。
所以真修道的人,是既不违背真常之道,又不盲目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修行者,一定要顺其自然,而不要去违背自然的真常之道。客观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时候还可能是事与愿违的,想快反而会慢,想高反而会低,想贵反而会贱,想荣反而会辱,想优反而会劣,想进反而会退,想好反而会坏等等。因此,顺其自然者,能快则快,不能快则守慢,在慢中求快。有时候,慢比快还要快,慢就是快,慢中之快是真快,真快者不快。常言道,欲速则不达,欲达则勿速。举一反三,明一悟三,学一用三,天下道同理。
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不要有分别心,进取心。“苦”者是“恩”,“乐”者是“怨”。功至静处,无人无我无天,苦乐不分,恩怨无别,万缘放下,一丝不挂,静极生动。动者有形,有象,有物,有质,有信,有息,有能,有量,动者自动。自动者有混沌元气,有一点灵光,有本性元神。识神合元神,人身真主人,这就是法身,这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这就是金丹,这就是天元大丹,这就是道林界的仙佛圣真之人。自动者自静。自静者清静。
修行者,要以清静为体,安定为基,天理为主,元神为用,巧夺天机,返还造化,风光无限,必成天仙。不到长城非好汉,不上九天非真人。无限风光在险峰,乐趣玄妙数道林。
道林修行,至简至易,天仙真传,清静二字。什么丹成九转,升降运行,导引行气,观想守窍,呼吸吐纳,扭捏身形等等。这都是末而不是本,都是太极而不是无极,都是旁门左道,而不是太上无极大道。
真道、真功、真法,要真师传。道贵师承,法贵精专。特别是高级上乘的真功大法,离开了师承师传和师祖的护法信息,是不容易练成功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得道者少,入魔者多。
道者,修真图也。得道者,得修真图。得修真图者,不论在世和出世,在家和出家,都是一样的可以修成功。而在家出家者,在世出世者,其修成的功果将更大。山中有隐士,世上有高人。小隐在山林,大隐在都市。仙佛圣真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间觅仙佛圣真,恰如求免角。
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记得发到给好朋友哦!分享智慧,好运常伴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