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高唐爱心公益协会开展年度第四期传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2/6/29
北京医院痤疮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年4月10早上七点,高唐爱心公益协会在李苦禅纪念馆开展第四期传统文化诵读活动。

  诵读内容为:《道德经》第61章到至64章,领读老师:王玉华。

  大国者若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

  大国应当自己自愿处在小国的下面,使自己成为天下士民的交会之地,成为天下人的阴柔宁静的立身之处。阴性永远要用宁静来战胜阳性,也就是要把宁静表现为谦虚卑下。

  所以,大国用卑下谦虚的态度对待小国,那么,就能得到小国真正的拥护。小国能够用卑下谦虚的态度对待大国,那么,就能得到大国的信任。也就是说,国家不分大小,都应当以谦虚卑下自处。因此,或者表现为大国通过谦虚来得到小国的拥护,或者表现为小国通过谦虚来得到大国的信任。

  大国不过是想要兼容并蓄更多的人,小国不过是想要进入大国之中来做事。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能各自得到他们所想要的结果,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大国应该永远保持谦虚卑下的态度,而不能恃强大而自傲。

  

  道者万物之奥[1]。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2]。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

  [1]"奥"字,河上公注为"藏",王弼注为"庇荫",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甲、乙本均作"注",读作"主"。其实,道作为万物之"主",已将"保藏、庇荫"万物的意思涵括进去了。

  [2]"保"字,任继愈和陈鼓应的译文,均依河上公"道者,不善人之所宝倚也",说"道也是恶人所要处处保持的"。

  :

  道是万物的主宰,善人的宝贝,罪人的中保。

  美好的言词固然可以博取尊荣,美好的行为固然使人得到敬重,然而人的不善怎能被剔除弃绝呢?所以,就是立为天子,封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财宝无数,荣华加身,还不如坐进这大道里呢!

  古时候为什么重视道呢?不就是因为在他里面,寻求就能得著,有罪能得赦免吗?所以道是天下最尊贵的啊!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把清静无为当成作为,以平安无事作为事情,用恬淡无味当作味道。

  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

  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必从细微处著手。

  所以,圣人自始至终不自以为大,而能成就其伟大的事业。轻易的许诺,必不大可信;看起来容易的,到头来必难。所以,圣人犹有艰难之心,但终无难成之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

  安然平稳,便容易持守;未见兆端,可从容图谋。脆弱不支的,容易瓦解;细微不显时,容易消散。要趁事情未发生时努力,要趁世道未混乱时治理。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人为努力的,必然失败;人为持守的,必然丧失。所以,圣人不是靠自己的作为,就不失败;不是自己努力去持守,就不丧失。

  世人行事,往往是几近成功的时候又失败了。到最后一刻还像刚开始时一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

  所以,圣人要世人所遗弃不要的,而不看重世人所珍惜看重的;圣人学世人以为愚拙而不学的,将众人从过犯中领回来。圣人这样做,是顺应万物的自在本相,而不是一己的作为。

  孔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书写不便利、通讯极不发达的中国古代,要想将信息有效方便地传递,对于字义的丰富性和易于记忆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文字本身记载信息的丰富。从先秦始,中华绚烂的文化便和文言文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文言文简约、韵朗上口,信息含量大,充分发挥了汉字六书构词的特点,文言文一直使用到民国初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记载着我们祖先在思想、科学、文艺等方面的高度成就,是智慧和血汗的结晶,诵读文言文,

使我们懂得一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增强我们了解社会、认识事物的能力。文言文语言优美,韵律工整,音调和谐,经常诵读,不仅培养了语感,还提高了记忆能力,有助于我们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文字编辑:云燕

摄影:云燕

审核:周殿虎

更多爱心公益活动,请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1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