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放下自我,才能成就自我追求无我,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2/25
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694303.html

引言:

《道德经》第十三章: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我为什么会有烦恼、痛苦和不幸呢?

因为我有小我的意识,太过自我。如果没有自我的牵绊,我还有什么担忧、痛苦和烦恼呢?

有了自我意识,就有了私欲,自我意识越重,私欲越重。

一个放下自我为中心的人,才能减少私欲,才能真的成就自己。

无我的人,才能效法天地、公而忘私,通过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完美自己。

老子说,这样的人,才是顺应大道的人,才可以托付天下,才可以拥有天下。

01

林则徐小时候,家境贫寒。他母亲经常做女红补贴家用,彻夜不眠。

林则徐心疼母亲,就要求退学,出去帮工挣钱。

他母亲就说:“男子汉大丈夫,志向当远大,怎么能以帮助家里琐碎事情为孝顺呢?”

在这样的家风引导下,林则徐在9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在南昌任主考官期间,公正严肃,甚至对没有选中的文章,也逐笔批改。

那些落第的考生,也都会去拜访林则徐,以求指正。

志向远大的人,不会计较眼前的付出与得到,不会患得患失。

放下自我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的命运和他人、和社会紧紧缚在一起。

02

林则徐在为官期间,看到鸦片对老百姓和国家的危害,深感忧虑。

经过他的呼吁,朝廷受命他为钦差大臣,处理鸦片问题。

道光十九年,经过与英国鸦片贩子的斗争,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放火烧毁。

林则徐的禁烟成绩,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肯定,称为“大快人心事”。

道光皇帝亲自为林则徐55岁大寿书写“福”、“寿”二字,以示嘉奖。

但是,一年以后,英国派舰队攻占了定海,威胁北京。

道光惊慌失措,认为是因为禁烟才导致英国的攻打。

于是朝廷开始拿林则徐为替罪羊,对林则徐的各种打击、诬陷、指责接踵而来。

林则徐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意义,但是道光驳斥说林则徐一派胡言。

最终,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官衔,发往新疆伊犁,以效力赎罪。

抗英禁烟有功,却遭陷害侮辱,被道光革职,林则徐忍辱负重,进行了5年悲苦的流放生活。

林则徐在发配期间,仍然忧国忧民,丝毫不为个人安危担心。他写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这是他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他个人真实性情的写照。

无我的人,早已放下自我,没有私欲,把个人生死和家国命运、百姓祸福视作一体,宠辱不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顶天立地,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拥有强大的力量。

无我的人,没有私欲,“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这样的人,无论是富贵荣华,还是潦倒失意,都可以超然处之,不改情怀。

03

道光二十五年,朝廷重新启用林则徐,官复三品。

林则徐先后出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防卫新疆,安定陕西,治理水利,一直为天下苍生安危奔走疾呼。

在林则徐报丧的折子送到京城前,朝廷还下旨要其暂署广西巡抚。

林则徐去世时,享年66岁,谥号文忠。

林则徐为百姓为国家,无间断的奔走了36年。他的民族精神,不仅为中国人所纪念和缅怀,甚至英国人也称赞他为“圣人”。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去广州禁烟不久,就被任命为两广总督。

他就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来勉励自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的意思是告诫自己,要多听取意见,宽容待人,才能把事情办好,处于不败之地。

下联是在警戒自己,做官要杜绝私欲,要像千尺高的悬崖那样,不去依靠,独立世间,刚正不阿。

只有追求无我的人,才能以浩然之气,面对一切荣辱得失,才能够一生光明磊落,造福人民,立下千秋功业。

结尾:

孔子说,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

将个人的命运和他人、社会、国家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是放下自我,追求无我的人。

以自我处世,只能苟且于眼前的生活。

追求无我,世界就会赋予你力量,为你的梦想插上翅膀。

放下自我,才能成就自我。

追求无我,才能完美自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2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