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何意为何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3/12/2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3676731857748987&wfr=spider&for=pc

文段宏刚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是我国传统文化硕果累累的第一个时期,诞生了许多文化巨匠,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韩非子,鬼谷子,等等。

其中,创建道家学说的老子和他的著作《道德经》无疑是最耀眼的。

《道德经》在我国享有“万经之王”的美誉,影响力巨大,即使放在全球范围内来看,总发行量也仅次于《圣经》,被看作是东方智慧的集大成者。全书仅有字,但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修身养性,安邦治国,辨析事理等多个领域,在实用性、哲理性、启发性上都很突出,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学科,都能从《道德经》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书第一章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看作是老子道家思想的引子,这句话基本阐述了老子眼中的宇宙之道和自然之道是大象无形的。

在老子眼里,“道”含有规律、秩序的意思,其中,第一个“道”是名词,泛指宇宙中的一切自然之道,万事万物在各自位置上的运行规律。第二个“道”是动词,指代解释、交代、澄清的意思。第三个“道”的意思跟第一个“道”无异。

句子中“名”的用法跟“道”的用法基本一样,第一个和第三个“名”指代世间一切实实在在的名称、名分或代号,是人们所认为的实物,不能用来虚构,第二个“名”指给事物命名或定名。

整句话的意思为:世界上可以解释清楚的道,就称不上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可以定名的名,同样谈不上是永恒之名。

老子是一名大智者,他之所以用这句话开头,是他借助辩证法思维来引导人们达到认知上的高度,凡是可以用文字语言传达出来的意义,都不是终极意义,终极意义是一种高层次的思想意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然而,世上每个人的领悟能力毕竟不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领会终极意义,一些人在领会时,需要依靠别人的引导,需要引子激发他的探索兴趣,他才有可能抽丝剥茧般认识“道”的本质。

老子认为,“道”的层次非常高,如果用“有”和“无”去概括,只能传达出“道”的外在体现,并不能传达出本质。

“道”是一种既不能用语言表述,也不能给它定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道”是抽象的,是无形的,是生生不息的,也是不确定的,可以生发出多种多样的组合形式。

平常人所看到的生老病死,存在和灭亡,或者有和无,由于每个人在看待问题时的角度不一样,生活阅历不一样,人生感悟不一样,所处环境和心态也不一样,因此,面对同一种事物,往往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点,就像盲人摸象,摸到什么就自认为接触到了事物的本质,这种观念是极其片面的。

人的思维延伸得越高越远,就越接近看到事物的本质。

老子的思维方式跟常人完全不同,他的思维非常超前,是反传统的,在他眼里,“恒”是对“道”的形容和界定,“道”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任何事物的属性都不能游离于“道”之外,会被“道”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机制,万物在这个机制内才会和谐共生,相安无事。如果脱离了统一机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在大哲人老子眼里,“道”是万物之母,是激活万物生命的源泉,但它并不会违反万物的本性和规律,会让万物按照本性释放完自身的所有能量,然后,从“有”到“无”,遇到合适的机缘,再一次会得到新生,再次延续从“无”到“有”的转化,有生命的地方,就有“道”维持的和谐与圆满。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2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