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影响 >> 正文 >> 正文

道家中的这句话,冷酷地揭示了天道和人道最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5/7/4

大自然和人类的社会自古就是以弱肉强食的主题,从思想觉醒开始,人们就开始为了生存、地盘、荣誉和信念而战。一代又一代,一个个强盛的帝国也只是兴盛一时,最终还是走向了灰飞烟灭。一切,其实只因为人类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一个家族,如果不能克服这弱点,就只能破落,一个民族不能克服这弱点,就只能消亡。很多民族和国家能够强盛也是因为克服了这一点。其实,要了解这个是很简单,古语有云,所有的道理都已经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探索完了。西语亦有云,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就是在不断地重复着已经发生的事情。

其实,天道和人道的奥妙在很早之前,先贤就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了,只是人们被物欲和私心蒙蔽住了双眼,从来没有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过这些,很多时候反而不是越富庶越发达民族的战斗力就越强的,相反,在古代乃至近代,很多的强国都是从一些比较落后弱小的民族和国家崛起的。比如,女真族,起兵不到三千人,却击败了当时世界上第一的军事强国辽朝和经济强国大宋。只因为最开始的民众,其行为颇和大道,故而战无不胜。

何为天道,何又为人道那,此二者的核心又是什么那,道德经中一句话其实已经阐明了这二者的核心主题,那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前一句话在现代有另外一句科学定律的对照,那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失,只会从高能量到低能量的地方。天道即是如此,后一句在圣经里也有典故,那就是马太效应,即所谓贫者欲贫富者愈富。天道昌盛,则天下繁荣,人道昌盛,则天下动乱衰落就会接踵而至。

汉初实行黄老政治,不压迫人民,最终迎来强盛时期,大唐初期,轻徭薄赋,兢兢业业,终能三年就灭亡强盛的东突厥。宋朝徽宗,玩花岗岩,玩字画,文官只知道拼命地搞土地兼并和商业聚财,最终搞得先有侬智高,后有方腊起义,最终在金人的铁骑之下,轰然倒塌。明朝末年也是拼命地压榨已经处于生死线上挣扎的农民,最终酿成民变,被满清趁虚而入。而蒙古族刚开始战斗力和凝聚力如此强悍的原因就是在与有严明的分配制度,只要你勇猛拼杀,即使是奴隶出身,也可以出头,这才是符合于天道的。

其实,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天道和人道相互之间拼命争斗和互相占上风的,施行接近于天道的话,那么人类就上升强盛,如果私欲过重重,人道横行的话,人人都只为争一时之长短,并认为理所当然的话,那么前景堪忧。在近代,各个军阀和人民麻木不仁,只为一己之力,结果国家差点破败,而后来的中国人民个个忘我,用了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终于追上了西方两三百年的发展成就。

其实,一个国家或者人民,只有心中有大义大勇,那么谁也不敢侵犯,公平、公正、公义,这些可能是说着简单,但是做着却是极难的。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人们都奉行天道的话,那么大同就会降临,而人类的科技和发展将会迎来一个现在难以想象的速度。人只有克服内心深处的弱点,那么将无往而不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14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