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第三十六章照心海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七言诗解道之柔弱胜强将欲翕之固张之,将欲弱之固强之。将欲废之固兴之,将欲取之固与之。四反本是微明道,知此柔弱胜刚强。游鱼不可脱于渊,治国不离微明道。治国利器不示人,轻于示人是自矜。串译掌握大道运行之象,其用无穷无尽。我曾有言,天下神器,不可为、不可执。但虽不可执,却可以通过天下的战乱和平之象,来了解兴亡变化之道。在我看来,有四种“象”变,不可不察。其一,扩张之象往往暗含翕合之事会发生,如果将要发生翕合收敛的态势,一定是它原来固有的状态无限的扩展张扬,到了极点;其二,强壮之象往往暗含柔弱之事会发生,如果将要发生柔弱虚软的态势,一定是它原来固有的状态极端的强壮刚健,到了极点;其三,兴旺之象往往暗含毁废之事会发生,如果将要发生废毁颓败的态势,一定是它原来固有的状态过度的兴旺发达,到了极点;其四,增益之象暗含损减之事会发生,如果将要发生被削夺损减的态势,一定是它原来固有的状态过分的接受增益和给予,到了极点。这些事物象变中隐含的大道,至微至幽,能洞见者谓之明道,可称之为“微明”。只是这微明之道,一任自然,非人力所能强为。凡事翕而可张,柔而曰强,废而有兴,舍而后得。劝言天下人主,洞察微明之道,自处柔弱于外,收敛刚强于内。这就如同,渊水至柔至弱,却是渊鱼刚健生命之根本。鱼之在渊,则可优游自如纵横翻腾,一旦脱离渊水的庇护养育,则须臾毙命。所以,那些被侯王看作治国利器的东西,什么举贤任能、圣智仁义、机巧货利、兵甲利器,最好还是不要随便拿出来,在国人面前煊耀夸示。因为这些东西虽是治国利器,可一旦失其道本,其用只会适得其反。新时代国学
赏不赏并不重要,点个赞便是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yx/8946.html
上一篇文章: 初三解读道德经四十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