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道德经》
大家好,我是心路君,今天邀请大家走进《回家路上·心的方向》第二十二期栏目,下面是我们“童心童德”版块推出的《老子和《道德经》》,一起来学习吧!
老子简介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物极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和《道德经》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这个地方大致在今天河南鹿邑县东或安徽亳州市涡阳县一带。老子曾担任“周守藏室史”,掌管图书文献档案。这个官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档案馆馆长,而在古代,这样的官职大多是世袭的,可见老子出生在一个有深厚文化修养的史官世家。他的知识学问是很渊博的,曾奉命出使各国,在当时就已经声名显赫了。老子的生卒年已经不可确考,但是根据孔子曾经向他极为恭敬地请教过“礼”这一记载,可知老子肯定比孔子年长。孔子生于公元前年,学术界现在大致推论老子当生于公元前年,比孔子大20岁左右。公元前年,周王室发生内乱,老子看到周朝的衰亡不可避免,于是就弃官归隐。从此老子开始了他“隐君子”的生涯,后来老子又往西方游历,到达函容关的时候,关令尹喜久闻老子大名,把老子留下来要求他著书,于是老子就写了《道德经》,分81章。老子写完后就离开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他最终的下落。据后人推测,老子可能经过函谷关后进入秦国,据《水经注》卷十九记载,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有“大陵”,当地的人都称作“老子陵”,可能老子最终就死在秦国并埋葬在那里了。
老子一生的事迹,我们现在能知道的非常少,因此在后世看来,老子是个神秘莫测的人物。孔子在向老子请教后曾对弟子说过下面一番话:飞鸟,我能知道它飞翔的方向;鱼儿,我能知道它游动的路线;野兽,我能知道它奔跑的轨迹……但是对于龙,我不能了解了。龙乘着大风、云彩腾空升天,我今天看到的老子,他大概就是像龙一样的人物吧。这一方面表现了孔子对老子发自内心的佩服和景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老子学识的渊博、深邃,连孔子都感慨难以清楚地把握老子的思想,常人就更难以透彻地理解他了。两千多年来,老子思想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
老子一生只留下《道德经》一部著作。全书基本上是用韵文写成的,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节铿锵。因此,《道德经》更像一首首优美隽永的哲理诗。它的文字如此优美凝练,思想如此深邃丰富,真正做到了把哲学思想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得完美无缺,它既是哲学名著,也是出色的文学作品。阅读《道德经》,不但可以得到思想的启迪,还可以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所以,历代的读者都对此书痴迷不已,又因为老子在书中表现的思想比较隐晦难懂,很多读者在阅读之余,纷纷为《道德经》作注解。据统计,从古至今共有三千余人为此书作过注解。
《道德经》是先秦诸子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之一,另一部经典是《论语》。这两部著作,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道家与道教
道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家作为主流思想意识之一,历来与儒家、佛家一起指导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从而与儒家、佛家一起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是在东汉末年才出现的,远远晚于道家的出现。它主要的宗教思想,是通过修行追求长生不老,使人得道成仙。当然,道教尊奉的典籍包括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即《南华真经》),道教还把道家创始人老子尊奉为太上老君。这显示了道教与道家的密切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讲,道教与道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今日老师
胡海燕
职业:教师
爱好:音乐、旅行
今日小学生
刘濠铭
7岁,青园梓枫小学二年级
爱好:绘画、书法、街舞、足球
理想:成为书法家和科学家
本期心路君与您共同学习了老子和《道德经》,欢迎扫码报名加入“今日小学生”志愿者哦!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见!
《回家路上?心的方向》
家,是心的归属,无论是社会大家庭还是社区小单元,家是每个人的心之所在,指引行动的方向,引导前行的步伐。《回家路上》重新起航,新板块、新内容、新传播、新风貌,回家路上,心的方向!展现各行业热心志愿者的精神风貌,传递各界热心人士的生活工作热情,以点带面,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引导正面舆论,传播正能量!
出品单位
芙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芙蓉区文明办
马王堆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滩头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湖南自信朗读文化俱乐部
制作组
刘彦匡艺魏瑜军苏振
廖力胡静陈璐毛卓前伍子君彭煌聂龙
袁理罗江波毛新颖
点击下方文字收看往期节目
童心童德
孟子说:我善养浩然之正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