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国学经典导读一览道德经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2/6/6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和新时代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

我们特发起

“品读国学经典,弘扬爱国情怀”主题教育活动

......

我们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书目里精中选优

从书架上找到并摊开

希望用一本好书带你总结过往

也用一段先贤精华开启你的未来

禹会区图书馆为您带来国学经典特别推荐

好书推荐

《道德经》——老子著

索书号:B.1/8

三年疫情,或多或少都可能经历了人生低谷期,牢记住《道德经》中这3句话,悟透其真意,并反复默读,便可做个内心强大的人,慢慢走出人生低谷。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出自《道德经》23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出自《道德经》40章;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出自《道德经》33章;

鲁迅先生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可见,《道德经》中蕴藏着许多强者思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做人做事,让我们一起来来仔细探究一下这本国学经典著作。

作者

老子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简介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它不仅是道家(包括道教)代表作,而且还被尊为“诸子之首、万经之王”。《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事、教育、人生处世等各方面智慧。《道德经》把人放置于大自然这一无限的时空中去探求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之间的关系,通过逆向思维,提出了许多为世人所忽略的重大问题。

“道”是天地间所有规律、真理的总称,是整体,是客观存在;而“德”是指具体事物的规律、本性,是个别,是主观存在。在方法论方面,《道德经》重视辩证地去观察、处理问题,认识到有与无、高与下、前与后、好与坏、善与恶等事物都是在相互对立中才能出现,并由此提出“无为”方能“无不为”的政治主张。《道德经》治国的核心理念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社会,还提出诸如反对苛政暴敛、保证百姓温饱、维护社会安定等一系列具体的政治措施。《道德经》的人生哲学,主要是引导人们贵柔守雌、和光同尘、知足抱朴,恢复到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

内容解读

全书一共九九八十一章,由前面37章的道经和后面44章的德经组成,但是细分下来其实《道德经》是由五层组成:分别是最外层的军事论;次外层的政治论;中层的人生论;里层的认识论;以及最里层的宇宙论五论组成。一层一层解读,才是《道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经典名句

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解悟:最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就如同水一样,只管付出,不问得失。水,虽然给天下万物提供滋养,功德无量,却总是默默无闻,不仅不会居功自高,还甘居人下,任劳任怨。

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解悟:不执着自我,所以才看得清楚明白;不自以为是,反而更彰显了自己;不自我炫耀,反而能够成就自己;因为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解悟:再大的狂风,也刮不了一个早晨;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个整天。恶人恶行虽然一时可以得逞,但终归不会长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四、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

解悟:凡事过犹不及,钱虽然是好东西,但太多了,却未必是好事,因为盗贼已经开始惦记你了。如果身处富贵,却不知布施修善,还骄纵无度,就一定会招来灾祸。

五、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解悟:“道”,永远都是自然无为,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作为,但每一件事情,又和它摆脱不了关系,其实都是它所为。比如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看起来自然而然,其实都在“道”的作用之下,没有人可以超越。

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解悟:顺其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越是刻意追求的,往往就越坏事。你踮起脚来,想让自己高一点,却发现很快就站不稳了;你想走得快一点,迈大步走,却没想到没走多远,就已经走不动了。

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解悟:能够了解别人,只能称为机智,能够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人。战胜别人,说明你能力比较大,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者。懂得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能够身体力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志向的人。

八、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解悟:越是在意的东西,就越容易失去;积聚的财物越多,带来的灾祸也越多。所以,只有懂得知足,懂得适可而止的人,才可以长久平安,不会让自己遭受侮辱,置身于险地。

九、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解悟:最正直的人,看起来却好像委曲随和;真正灵巧的人,往往低调处世,不显示自己,看起来很笨拙;真正善于辩论的人,往往不漏锋芒,谨慎发言,看起来好像很木讷的样子。

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解悟:有时候看起来是祸,后边等着的却是福;有时候看起来是福,等在后面的却是祸。所以,无论逆境顺境,都要坦然接受,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一切随缘就好。

温馨提示:

每周我们都会导读一本国学经典图书

我们还设置了精彩的阅读彩蛋等你来发掘

一起来寻彩蛋吧!

奋进新征程,阅读再出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1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