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前后共分81章,今天在《弯豆聊国学》里继续解析第十一章部分,以后还会对81章的其它部分逐一进行解析,后期也会对这些解析,做相应的视频诵读。
春秋时期·老子在其《道德经》第十一章里有如是说: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③,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④,当其无⑤,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①、辐:车轮上的辐条,如自行车
②、毂(gǔ):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其:代词指毂无:空、空虚
④、埏(shān)埴(zhí):和泥制作陶器、陶冶;培育
⑤、牖(yǒu):窗户
⑥、有之~~无之~~:此处本人认为应该把之字和有与无连在一起对比来说,此处的之字代词,指同一事物、它、它们
译:
三十根辐条共同组成车毂,用来造车。当毂中间有了圆孔,才能插上辐条让车发挥作用。用泥制作陶器,当陶器中间是空的,才能发挥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造房子,当有了房屋的四壁、门窗皆空,房子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有了它们是为了让人们得到便利,它们是空的则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使用。
白话文译释:
三十根辐条共同组成车毂,用来造车,当毂中间有了圆孔,才能插上辐条让车发挥作用。用泥制作陶器,只有陶器中间是空的人们才能用来盛放东西,发挥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造房子,当房子的门窗、四壁都是空的,房子才能为人所用。所以,有了这些东西是为了给人们带来便利,但只有他们是空的人们才好用。
欢迎收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