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是不会偏爱谁的,把万物当成草狗一样对待,让万物自然生长。得道的圣人也不会偏爱谁,把百姓当草狗一样对待,让百姓自然休养生息。
天地之间,就像风箱一样是空着的。保持空明安静的状态就不会枯竭,你越想动它,风箱的风就越大,越会引发动乱。话说多了反而更容易快速发不出声音,不如少说话,让自己保持安静空明的状态。政令教条越多反而会加速灭亡,不如保持本份,守住空虚无为的中间状态。
第五章,老子讲了天下大道,是比仁义更加高级的圣人之道。就像我们地球上的万物万事,没有谁刻意去保护它,可是万物都能自然生长,生生不息,不会灭绝。而老百姓也是一样,不需要谁去特别爱护,他们也能自立自强。众生都平等,自然的规律会让天下万物都自然生长。天地之间是空明的状态,就像风箱中间空的一样,虽然是空明的,但是并不会枯竭的,越是去乱动,反而会有更多的风出来,比喻更多的乱象。话说多了就会加速说不出话来,不如保持空明的状态。所以不管是天地,还是圣人,为人之道是不要有偏爱之心的,对待万事万物都顺应自然的规律,天下大道来处理,让万物自然生长,自然灭亡,表面上看你没有作为,不过这样就不会有各种乱象发生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