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帛书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5/25

(本文由“原文译文”和“详细解读”两部分组成,“原文译文”可了解经文大意,“详细解读”可深入理解经文含义。)

原文译文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译文:现在看似损害的,随着事物的变化却变成有益的。现在看似有益的,随着事物的变化却变成损害的。谁知道事物将会如何发展呢?它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向。现在看似正确的,随着事物的变化却变成偏离的。现在看似完善的,随着事物的变化却变成残缺的。

人们糊涂地执着具体的某种方式,已经很久了。所以区分但不要过于执着它,才不会割裂本性。兼并但不要过于执着它,才不会凝滞本性。遵循但不要过于执着它,才不会束缚本性。发扬但不要过于执着它,才不会偏离本性。

详细解读: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倚”表示依靠,“伏”表示潜伏。这两句的意思表示:现在看似损害的,随着事物的变化却变成有益的。现在看似有益的,随着事物的变化却变成损害的。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无正”表示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向。这两句的意思表示:谁知道事物将会如何发展呢?它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向。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妖”表示部分的、残缺的。这句的意思表示:现在看似正确的,随着事物的变化却变成偏离的。现在看似完善的,随着事物的变化却变成残缺的。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这句的意思表示:人们糊涂地执着具体的某种方式,已经很久了。

“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眺。”“方”表示区分,“割”表示割裂,“兼”表示兼并,“刺”表示凝滞,“直”表示遵循,“绁”表示束缚,“光”表示发扬,“眺”表示偏离。这句的意思表示:所以区分但不要过于执着它,才不会割裂本性。兼并但不要过于执着它,才不会凝滞本性。遵循但不要过于执着它,才不会束缚本性。发扬但不要过于执着它,才不会偏离本性。

总结:这章主要讲述事物处在不断变化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所以不要执着具体的某种方式。

从第五十三章到第五十六章可以合并为更完整的一章,主要讲述善于遵循道的人如同婴儿一般无所执着,柔弱地顺应一切,不执着某种方式才能够治理好天下。事物处在不断变化中,所以不要执着具体的某种方式。

帛书《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详细解读学习圣贤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3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