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作者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有高见之人,承道,善言,善行,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5/1/17

今天,我们就省去开场白,以三点心得的分享,与大家一块去复习《道德经》二十七章。

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善行无辙迹。

真正善于做事情的人,能够去繁化简,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能够顺着正道,不留任何痕迹,便叫善行。

结合现实来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走出自己的小家,去看外面更大的世界。

有善行的人,所到之处,不会随处吐痰,会把旅途当中产生的垃圾随身携带,然后再统一放置于垃圾桶之中。

如此这般轻轻的来,轻轻的离开,就好像他没有来过一样。

没有善行的人,所到之处,喜欢大声嚷嚷,喜欢在此地留下他的“此地一游”,就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来过此地一样。

如此不文明之举,也就算不上善行之人了。

——善言无瑕谪。

我们都知道,言多必失。

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有着很多直性之人,说话总是不过脑,想到啥就说啥,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所以,这类人,无形之中,也往往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祸害,且还不自知。

他们总觉得那个直性的自己就是真实的自己。

殊不知,真实的本我,从来就不会说让人难堪尴尬的话,只会说让他人心情愉悦的言语。

这便也是一种善啊。

《荀子》: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好的言语,能暖人心;伤人的话,犹如刀剑矛戟,锥人心。

——善数不用筹策。

我们人,都过于依赖现在的高科技。

就好比,没有导航,不跟着导航走,好像我们就会迷路,不知道路一样;1+2=3,明明很简单的算数,还要拿着计算机去算……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了,世间发展到如今,看似进步,实则,我们人都在退步了。

过于依赖高科技,让人不喜动脑。本来自己就会的东西,就是因为长时间如此,也就变得不会了。自然的,人也就变笨了。

二、善用万物,袭道而行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具有高见的人,在他眼里就没有废人之分。

只要你是个人,不管你何德性,总有你的用武之地。

吴雪岩是清朝最大的商人。

据说,吴雪岩非常会用人,识人。据说有一好吃懒做之徒,每天只流连于灯红酒绿之地。

吴雪岩知道他这个嗜好,便把他用了起来。

既然他喜欢流连于那些纸醉灯谜的地方,那就顺着他的性子,让他发挥他的所长,让他在那些地方给自己拉拢客户。

他这一招,实乃高明。

也之所以,他能把生意做得那么大,不是没有理由的。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现实生活中,喜欢植物,喜欢花的女生,应该大都会插花。

我本人就特别喜欢养绿植。有的时候,某些绿植涨势过快,生长过密,为了它们的生长考虑,不得已要把其中的枝条给剪掉。

但是,每次修剪下来的枝条,我都会把它们善加利用起来,从来都不会随意就把它们丢弃于不顾。

我会拿出很多小花瓶,把它们用水养起来,亦或是,用它们来插花,以将它们的价值最大化地呈现出来。

这样一来,我们看着也赏心悦目,二来,它们又能以另外的方式存活了下来。

如此这般,何乐而不为呢?

也因此,这世上,其实,从来都不会有什么过剩的弃物,就看你如何利用罢了。

这常善,常救之举,便是承袭常道的一种很好的表现。

这何尝不是冥冥之中,暗合着天道而走呢?

三、念转,心转,便,不存在问题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这一小段,让我想起了我老师跟我提及到的小人与贵人之别。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小人都是不讨人喜欢,和靠近的。

结合我的成长经历来看,也遇到过不少,对他们也有恨过。

但是,随着经历的不断打磨,自己的心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也正如我老师教导的那般,贵人是在前面拉我们一把的人,而,小人就是在后面助推我一把的人。

他们的助推让我能飞速成长,他们何尝不是我的贵人,我的老师啊。

没有他们的协助与配合,我也不可能成长提升地如此之快。

就因为他们的存在,我才变得更好,更优秀。

虽然,他们的角色不讨喜,但是,转念一想,他们又何尝不是一类博爱之人的存在。

他们冒着骂名,来成全我,助推我成长提升,他们的存在,也恰好地衬托了自己的好,自己的优秀。

他们这种大爱,难道不值得我尊敬,感恩吗?自然是要的。

所以,除了感恩贵人之外,我更要感恩那些助推我成长的助推之人:谢谢您们,感恩您们。

因为您们,我变得更好,更优秀了。

所以,当我们学会转念想问题的时候,其实,也就不存在好坏,善恶之分的问题。

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了。

以上三个点的分享,希望能帮助到你,能去更好地理解《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祝福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13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