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正解还是新解——读《黄明哲正解道德经》感悟
王子天华
文
最近,黄明哲一位起初躲在金融圈讲《道德经》的教授,通过整理讲稿,新书《黄明哲正解道德经》出版了。
对于书名的“正解”,作者是这样说的,“取正心正意解读、不是戏说趣谈之意”。这句话写在“后记”中,如果不仔细读,是看不到的。这个书名体现了作者的底气,不看后记,很容易引发歧义。
“正解”应该有两个维度,一是针对老子说的,是黄明哲教授领会了老子的真意。这恐怕很难,因为跨越时空,跨越历史,很多东西已面目皆非。老子让我们做到无我,解读前人的哲学著作,想完全去除自己的主观想法,这也是不可能的。二是针对以往的解读书说的,视乎以往的解读都是不正确的。或者以往的解读多数偏向细说趣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有以上的疑问,但黄明哲教授这本书,还是我最近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也是我读过解读《道德经》一类书中最好之一的书。
作者在版本上力求矫正,依据一个版本,个别章节上依据其它版本予以调整更换,对于串入、个别字词矫正以及揣测落字情况进行说明。对于解读上力求新解,尤其作者认为误会、误读章节予以澄清,给出作者认为的标准答案。作者是哲学博士,读这本书,能够看出其底蕴深厚,知识面宽,尤其在《道德经》研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对已经发现的版本逐句逐字对比分析,潜心研读前人的解读,在此基础上,他的金融知识、佛学知识、管理知识等在这本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现。
读这本书有眼前一亮和豁然开朗的感受,能够看出作者力求创新,有很多字义解读是新的,有些章节的解读也是新的。作者的逻辑分析能力非常强,叙述层次清晰,知识引用恰到好处。看后觉得解渴,令人信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明哲教授的讲座我听了两三遍,这本书我是当“枕边书”、“智慧书”读的,每天晚上临睡前读两个章节,即便这样,也不是都读懂了、都记住了,这样的书需要反复的读、对比的读。另外,听讲座和看书还是不一样的,听讲座受口音和读音影响,有些字和句子一带而过,模棱两可。看文字,更直接,可反复揣摩,也可借助更多途径查实,更容易弄准、弄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子的书,是和《圣经》一样畅销的书。
世界各国的人都愿意读老子的《道德经》,中国各个朝代的圣人、学者和帝王等尤其愿意解读《道德经》,这样的书层出不穷,品质参差不齐,但上乘的也不在少数,而且是不同时代不同时期都有拔尖的作品,或者说流传千古的精品。
由此,我可以大胆的说,黄明哲教授的书只能是新解,不可能是正解,如果是正解,将来就不应该再有《道德经》解读的书了,相信新的时代一定还会有新的解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子天华
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