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章第八上善若水(水之为德)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简易句解
?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样,看似柔弱却是包容,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善,利益了万物,而不与他们争执,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处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却因而接近于「道」。
?居善地:处世要好好学习大地的浑厚,
?心善渊:用心要好好学习深水潭子般的包容,
?与善仁:交往要好好学习人际的真实感通,
?言善信:说话要好好学习信用的确定,
?政善治:为政要好好学习治事的稳健
?事善能:行事要好好学习才能的运用,
?动善时:变动要好好学习时机的抉择,
?夫唯不争,故无尤:正因为不去争执,终究不会招来怨尤!
原注译文
合于道体的人,就好比水一样,水是善利万物却又最不会与物相争的。他们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他乐与卑下的人相处,心境十分沉静,交友真诚相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国泰民安,行事必能尽其所长,举动必能适当其所,这是因为他不争,所以才无错失。
圣贤注语
世人都想学最上等的善,那就是「水」的善了:
水的善德,在哪里呢?就是它利益万物,滋润万物,也不去争名、争利、争功、争大。它处在众人所厌恶又卑下的地方,这就是它最接近「道」的作为了。它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都能随处而安,真静自守。
而且它的善德,渊深得很,几乎难以测量,为什么呢?因为它能够沉静,又能和合万物之用。水施予万物,皆出自于仁爱之心,这就是它的仁慈。
水本无言,可是无言之言才是真言,更是信言,如朔望的潮水,皆能适时而来去,这就是水的信言。水以滋润万物,就好比处理政治一样,遇热就升华成雨露,多余就流入江河,如此生生不息的现象,不就是水善于处理政治的表现吗?
水在行事方面,又能尽其所长,如行舟渡筏,滋润万物,煮饭、烧菜、洗衣,无不是水的善能。水在举动方面,很合乎自然的,如水流到圆的地方,它就变圆;流到方的地方,它就变方,氤氲的时候,它就会下雨,晴天的时候,它就升华,人如果能够像水一样,不违背天时行事,不妄做,不妄为,不妄言,这才是学习水的善德。
尤其水不与它物相争,所以它物也不会与水相争,这就是水以「和」的表现。所以如果人能够学「水」的涵养与和气,自然也不会有错误之纷争了。
性理心法旨要
恭闻水之为德,不与物争者,得天地自然之道也。不舍昼夜者,运大道不息之机也。大润乾坤天地万物,生生化化而不穷者此也。圣人综事物于一源,贯古今于一致。因时制宜,体用皆备。亦如水之上善,无争之玅义耳。
此章云,循势而下,乘衰而流,有去高就下之功能。总是以水德取喻,圣人德行之玅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