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这是《易经》的两卦。
首先,损卦。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hé]之用,二簋[guǐ]可用享。曷的意思就是“何”;簋的意思就是“容器”。
损何用?
答:就好像两种可用来祭祀的容器一样,用的是它的空间。所以,必须把作为材料的器中间挖空,这就叫“损”。
所以,老子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那么,“损”怎么跟“道”联系起来呢?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道、器之间,损其器而得其道。
因此,
为道日损。其次,益卦。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这句的信息太少,只有“大川”2个字可以用,大川就是大河的意思,不过,易经可以直接看图说话,
益卦以上下九两爻为河岸,九五为渡船。上卦为风卦,下卦为雷卦,因此,风从此岸吹向彼岸,有助于此岸出行,这就叫“益”。
而《易传·彖传》解释这一卦,也是此意:
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所以,老子说,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而且,《易传·系辞》进一步解释说: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这句话是说,包牺氏、神农等这些先人,创造了这些知识以教万民,并且这些知识是对人有利的,体现了一个“教”字。
而老子用了“教”字的另一面,那就是“学”。
因此,
为学日益。2.“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是什么意思?
首先,损之又损。
学习知识,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容器。
而使用知识,则不是把自己当容器,而是以知识为器,对知识进行加工再造,再次埏埴以为器,这就叫知识的“损之又损”。
其次,以至于无为。
前面说到,学习知识是把自己当容器。而使用知识,则是把知识当容器进行再造。
这样损之又损的再造之后,运用知识的主体,就不是一个作为“器”的我,而是一个作为“道”的我,我已经与道合一了。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黑格尔:个人是特定发展阶段的民族之子,他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与他的实体和谐,他必须把所身处的民族要求的意愿带入他自己的意识,加以表述。
个人无法创造他自己的内容,他就是把普遍原则作为他自己的内容付诸行动的那个人。
简而言之就是:
我们中间最伟大的人物,也不过是“普遍原则”、巨大社会力量和作为整体人类的一种表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zz/8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