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白岩松说道德经生命就是在顺其自然中开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2/3/15
为无为,别刻意,顺其自然。——白岩松为无为,刻意,顺其自然无为不是不为,人世间的“为”是可疑的,故意的,弩着的,以百米冲刺跑长跑的为和功利的为,所以老子要反对这种为,他强调的是“为无为”,别刻意,顺其自然。说到自然的时候,这个自然大家不仅仅要理解成大自然,比大自然还要大,是自然万象这种概念,所以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还不是最高的,道法是整个世间万物运行的这样一套规律。你看“为无为”,他在说给统治者听,他要强调民主,这里有无数个类似这样的语言。比如说他会去强调你当领导的,最高的领导分成四等,最高的领导什么,大家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排第二类的呢?受人尊敬,第三类的害怕他,第四类的是骂他。你想,老子很高,他觉得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运转有序,制度化、常态化,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他这里在强调某种民主的精神。你越使很多的劲,越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他担心的是当有一天老百姓都不怕死了,你还能拿死去管理他,吓唬他吗?民不畏死,你怎么办?当然在那样的封建王朝的时候,在战国时代他看到太多这样的东西,所以他是民主的倡导者。接下来说《道德经》是反战的最早的意识,我们找世界的典籍,像老子如此明确反战的有多少?老子在《道德经》里强调兵者不祥之气,打仗不是好事,万不得已打了,胜利了,悄悄的,别出声完了。他说如果胜利了还以为美,美了还高兴,那是因为你高兴在于原来你是个喜欢杀人的人。所以他说兵者不祥之气,能不打仗就不要打仗。结果他还有一个比喻,和平年代马奔腾在原野上,战争年代马死在战场上,他以此来比喻战争永远是糟糕的。最牛的能不打仗就把这个事解决了是最好的,你说他是不是一个反战主义者。很多类似这样的东西,所以你回头去了解的话,他把我们今天很多倡导的东西,从这个角度看的东西,他全从那个角度去解读过。当你说大好的时候他在强调小,当你强调刚强的时候他在强调柔弱,当你强调我要上,他强调的是我要下,他说大国以下,越下越能够完成真正的上。当然你不要把它理解成是一个功利的后黑学,老子不是这样的,他是道德的角度上去强调。当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时,丑就出现了。拉拉杂杂给大家列出了一个懵懵懂懂的、一个道德经的混沌的状态,接下来可能拿一些条款再跟大家慢慢去聊。但是请注意,我觉得《道德经》就是这样,一个条款它拿白纸黑字写的,第一历朝历代经过考古发现了很多变化,补一些字,到现在它的版本也不是明确的,就这个五千字就是对的了,不是,还在变。另外不同的人触碰它感受是不一样的,另外相同的人不同的年龄触碰它感受还不一样的。当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丑就出现了,这是第一阶段,有道理,老子太会说了。第二阶段是当天下都知道美为美的时候,这本身是一种丑。天下流行红裙子,全中国的女孩全穿红裙子,这个时代太丑了;最初的时候觉得军装好看,全国人民皆军装,觉得海军的衣服好看,全国人民皆海军,它已经不是美了,变成丑了,这是第二阶段,发生了一次变化。第三阶段,突然开始感受老子更深的含义,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时候,斯丑矣,丑开始出现了,但是你要思考这个丑是真的丑吗?我发现找了很多工作不是他想要的工作,而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美,但是在我看来它正在诞生着一种丑,是对立面造成的。问毕业想去哪?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真好吗?我在中央电视台呆了这么多年了,我觉得我这只是在工作,这是工作的平台,你说就一定是最好的地方吗?不好说。中央电视台怎么还调走那么多人,还抓起来不少呢。但是这个时代一个相当大的对我们内心世界的挑战又跟这句话有关,就是所有人都在塑造那个美,于是把另一些美塑造成丑。这句话还有“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我们在追随的和去追求的很多东西,不就是因为别人说它好吗?而并不一定是我们内心真的认为它好。这种局面是丑,是不善,还是善和美?这是这一个时代非常让人担心的东西。我们正在强化某些东西,所以今天作为政协委员我的一个提案就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1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