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老子冒险留下道德经,几千年读懂的没几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4/3/26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4077.html

图中为退躬老师

《道德经》是古典文献,是圣贤智慧。现代人生则是指从历史人生到未来人生之间的这个工业文明段的人生过程。那古典智慧与现代人生之间要怎么样来互动呢?

首先我们把《道德经》的微言大义做一个高度概括:第一是“道法自然”,第二是“无为而治”。这是国内外共认的学术结论。

现代人读《道德经》怎么读?主要是看取方法和角度,这里我们就试着来读读前三章。第一章是道的总纲,第二章是相对概括并展开,第三章则是政治论。

第一章原文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说了四个字:道、名、有、无。

道,用西方大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话说就叫“存在”,用物理学的话说就叫“宇宙本体”,用中国东方智慧道家的说说就叫“道”,用佛家文化讲就叫“禅”,用儒家易经的话说叫“太极”也可简称“易”。总之,道之一字是“不可道”。“道可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宇宙本体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可以把它显出来的,这叫“道可道”。那“非常道”呢?就是宇宙本体虽然可以表达,可以显现,但绝不仅仅是表达和显现出来的这一部分。国内有一个道家的大研究者许光清先生,他曾是研究道家有特色的人物之一,他说了一句话:“未知永远大于已知。”所以说“道可道”,你可以表达显现的这个道,永远都只占没有显现、没有表达的宇宙的很小一部分。而隐没的存在,用现代高科技讲就叫“暗物质”。现代最新哲学讲“暗物质”的面积大于已显的物质,我们现在对已显物质的认识只是万分之一。而“暗物质”则不可知或未知。所以“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非常道”已经留下了不可知的“宇宙根”,所以这个“道”字非常重要。

名,“名可名,非常名”什么意思?很多人把这个名字理解狭隘了。老子在这里所讲的名,是指人类的知见,人类的认识功能。名,就是给它安的名。用惠施的话说就是“天下莫非一指、万物莫非一马。”整个宇宙的客观存在都是靠人的认识功能去认识。你怎么认识的,宇宙就怎么显现。所以这里的名,就是指人类的认识角度,认识方式,认识功能,认识的这一份偏差。现在对宇宙本体的认识都是来自于我们的认识角度,认识方式,认识偏差等等,所以“名可名,非常名”。你不要执着你的认识功能,人类不要夸大自己的认识功能和认识方式以及认识得到的效果。很多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甚至大科学家,他们看到真理了,也确实证实了这个真理,他就认为自己“世界第一”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但对照一下老子这句话,你就可笑了,你认识的这个真理,只是宇宙很小的一部分真理,这真理是与你本身的认识方式相连的,你换一个角度认识,它又显现不同的真理,你再一次认识的时候,真理又会有所变化,所以人类科学界才因此而有无穷无尽的发明创造,原因就在这里。古希腊哲学家克拉赫利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人不能同一次把脚伸进河中!”就是这个意思。时间永远都在变,包括人的主观认识功能也在变,没有绝对真理,没有固定永恒的真理,所以“名可名,非常名。”

有和无,有就是宇宙本体显露出来的这一部分,用我们常情常识说,就是现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看得见,摸得着,有形状,可以通过种种感官去认识去触摸它,用眼耳鼻舌身就可以得到色声香味触,触就是触摸。这里的有就概括了整个物质世界。那么无呢?无指的是无形、无象、无言、无为和无变化,用物理学的话来理解这个无,就是能量世界。物质世界和能量世界共同构成宇宙本体。宇宙本体就是道。道分出来就是有和无,即宇宙本体分开来就是物质世界和能量世界,简说就是这样,这是我们现代高科技和现代哲学的结论。而在老子《道德经》中,二千五百年前他用第一章几个字就表达完了。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伟大。这一章的逻辑性,这里面思想力量的强大与充沛,至今在哲学格言、哲学论文中都找不到一篇可以跟老子相匹敌,所以我们读老子《道德经》要用仰望的心、虔诚的心、忘我的心去读它,这样才能读出老子的智慧内涵。

有指物质世界,无指能量世界,物质世界已经被量子力学证明了是来源于能量世界,我们这个有形有象有质量的物质世界的一切差别,事实上回到能量世界以后,它们的差别几乎从肉眼角度看是看不见的,是平等无二的,当然如果超越人类物质认识功能,用更先进的认识工具,我们可以看到能量世界中的结构也是有差别的,佛经在《心经》里就说了,包括能量世界到了终极时候,那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就是不变。这不变在哪里?就在物的背后了。超越了物,进入哪里?进入道了。道生有无,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里有句原文:“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这里的有、无、名就可以形象地表达为物质世界、能量世界和我们的主观世界。这三样在哪里统一?在道下统一,所以这第一章是八十一章的高度概括。第一章之道是中国后世各家学派永远的源泉之一,即“道为百家之祖!”根其源就是这个道性。我在“东山书院”所讲“大道问学”里面的道,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道家的道,就是这“道可道,非常道”之道,也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道。所以讲第一章要解透这一点,就是希望今后每一位朋友在读《道德经》时能够这样反反复复地读,读的时候不是跟到文字走,而是要跟到文字背后所折射所体现的智慧内涵走,再把这个智慧内涵转移到我们现代生命以及个人智慧之中,并落到个人体会上来,再还原为个人的内心喜悦,然后用之于你的人生实践,社会实践,生活实践,包括读书实践的方方面面,这样你读《道德经》就会读出一份真实的受用。总的来说,读《道德经》的方法和角度,就是用你的心去读,用你的日常生活去读,用你的生命体验去把握道。

因为这个道实在太抽像,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办?我介绍一个能代表道的有形有象的字来供大家参考,并可长期体会,这个字就是“水”。

到目前为止,考古学最新来源就是湖北郭店楚简的《道德经》。原来是长沙马王堆甲本乙本,甲本是大篆,乙本是篆隶。在秦始皇以前六国所使用的都是大篆,秦以后是小篆,然后发展到隶书,进一步到楷书。长沙马王堆甲本用大篆,所以甲本是出在秦始皇统一之前,当然郭店楚简就比长沙马王堆简要早一百多年,更接近《道德经》的原文。郭店楚简里有三篇文章,第一篇《老子》,第二篇《道德经注》,第三篇《天一生水》。这《天一生水》可以跟《老子》、《道德经》平起平坐,就可以证明这水可以代表《道德经》的全部原文。你把握不了《道德经》,但能把握水,用水来体会自然界,用水来体会生命万物,只要在水这个内涵上开了智慧,在水的体悟上感到了一种亲切,你的现代人生就回归人性了,就回归良知良能了,就回归大自然了。所以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朋友。你要开智慧,要开觉悟,最方便的就是用水,读《道德经》我们就读水。

下面讲第二章,全文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本章的宗旨是:“把宇宙显出来的万象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相对。宇宙万物都是相对的,这个相对的结论是二十世纪初叶一个叫爱因斯坦的西方科学家最终作出的。二十世纪与公元前五世纪整整相隔二千五百年,二千五百年前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就讲相对,而爱因斯坦在二十世纪才发现了宇宙的相对。大家都很崇拜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论》,那是把时空的弯曲,万物的相对用科学的公式,数学的逻辑,有根有据地层层分解出来了。二十世纪的科学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也是最辉煌最泛滥的领域,但大都建立在《相对论》的基础之上。但这《相对论》的结论早在《道德经》第二章里就已经高度概括了。你看它怎么概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就是厌恶的恶。美和丑,有了美的出现,不美的就来了。我们人类想求终极审美,到了宇宙大美就是美美与共的阶段,已经没有美了,也就是老子所讲的道了。所以人为显示出来的这份美,人为追求的这份有差别的美,必然显出它的对立面,这对立面就是丑,这是美丑问题。西方爱讲真善美,这里专门讲相对论,抓住中国古代真善美进行解剖,所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善怎么解?人类后天建设出来的这份善,就已经有选择了,这种选择就与那不善相对了。因为这种善是人善,是人为之善,它非天善,非全善,这是一种有偏的善。第三句事实上是对真的看法,真就是有和无,真和假,故“有无相生”。有和无,真和假是相对的,是和非也是相对的。是非相对,善恶相对,美丑相对。老子先把人间的真善美解剖得淋流尽致,然后用六个排比句“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把宇宙间、人世间所有相对相差别的东西高度概括起来,而且用真善美提头,指出了我们人类的认识,人类的活动,人类的作为,事实上都是一种选择,一种取舍。有取舍就有偏,这是老子在相对论中要讲的道理。而爱因斯坦发现的事实上也是这个道理。现代的欧洲哲学,从海德格尔到维特根斯坦,到现代的荣格,到后现代所有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他们研究的都还没逃出黑格尔、康德和亚里斯多德以及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在《道德经》中,只三句话就收完了。但现在中国人却只崇拜西方的种种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对我们古代先贤的智慧却弃之不顾,这是令人痛心的,所以我每每读到《道德经》第二章的时候,总是扼腕长叹。《道德经》第二章把人世间的相对性通过人类生活过程以及生命体验简洁地表现出来,还与日常的生产实践、人与自然最贴近的具体事物相对照、相比拟,这对大德是要起大作用的,例如爱因斯坦、宇宙大爆炸论的霍金,而普通老百姓却因文奥难以懂得。

但《道德经》只要你读通了,那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用。所以我们读第二章就像是在读现实生活,读现代人生。如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立,现在为什么要提倡真善美?因为现时的假丑恶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样,已经把人间和人性拉偏了,更把人间与自然界的关系拉偏了,所以要来提倡真善美,来矫枉过正,矫假丑恶之偏。如果人类历史没有把假丑恶偏斜到这个程度,我们现在提倡真善美就是多余的,这才是老子的本意。有些人说“老子《道德经》是不提倡这个真善美的”,那你就说错了。老子《道德经》是不要过度地提倡真善美,如果过度,你就有偏。但这几千年来的现实人间,却是把假丑恶走得过偏,过度,过深,过重,要纠这个偏,只能提倡真善美。特别是现代社会、现代人生更应该提倡真善美,提倡道德、信仰、情感、艺术,回归到人性中来,回归到人间真实中来。当然,把真善美恢复到最高的程度,高到连真善美本身都消失了,相对性也就消失了。所以第二章的后面还有一个结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几句话就是刚才要说的意思,就是让我们人间与天地间一样都按自己的规律,按自己的需求在那里自在、自为、自主、自成、自变地“自生自灭”。这就是最高的智慧,就是最高的真善美了,圣人要体现的就是这样的天道,这样的天德,并以这样的天道、天德反过来衡量人间的圣人。所以孔子、墨子乃至后世出现的儒家提倡道德仁义,老子就认为都应该通过提倡完成真善美达到超越真善美,最后把真善美发挥到连真善美本身都进入化境的程度,这才是天道,天德,天圣:老子批评孔子仁义思想,主要就是这么一个角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13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