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最后必弄得视觉迟钝;过分追求音乐的享受,最后必弄得听觉不灵;过分追求美味的享受,最后必弄得味觉丧失;过分追求打猎的享受,最后必弄得心神不定;过分追求珍珠宝贝,最后必弄得行伤德坏。
一
抗拒诱惑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接近它
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各种声色犬马的诱惑就愈是争奇斗艳,层出不穷。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如果我们不能自制,必然弄得像老子所说的“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的地步。
自胜者强,但是一般人总是立志容易,励志难。要求自己、提醒自己免于接受诱惑,是很难的。如果不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消极的方法是远离是非,就不会有事,远离诱惑,就不会受诱惑。
人生的痛苦,往往是因为私心太重,欲望太多,因为私心太重,就有强烈的占有欲,未得之,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患得患失的心理,内心忐忑不安,怎么会不痛苦呢?
二
人心不足,蛇吞象
不满足虽然是进步的动力,但是太多的欲望尤其是不当的欲望,是会伤人害己的。任何欲望的追求,应该量力而为。
《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我们想要的很多,我们需要的很少。我们只要一点点食物,一点点水,人就能活存下去,可是很多人对物欲的追求是无限制的。怎么样才够呢?不满足的人,永远不够。求不完,就苦不完,一个人不能息止对物态无限的需求,就会烦恼痛苦不断。
物质的享受,只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而感官的刺激是愈演愈烈的,终将至于狂乱而不能自拔。人在物质方面的努力,只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一时的问题,人不能从物质方面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人只有从精神上的完全自由解放,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道德经感悟人生道理)
三
人生最重要的,是求得一颗安定的心
心能安定自足,才不会彷徨无主,惊慌失措,也不会有闭塞桎梏,甚至紧张压迫,而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自在,幸福快乐。
在这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要有智慧知道要什么,不要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如果在我们的生命能剩下最后的选择,我们要选择什么?如果我们必须放弃一些需求,我们先要割舍的又是什么?
《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巧是机巧,利是获利。人一旦有了机巧的心与获利的念头,就会想尽办法投机取巧,占人便宜,而为了谋求获利,甚至不择手段,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作奸犯科,沦为盗贼。
因此,老子认为,为求天下的太平,社会的安宁,必须断绝机巧的心,舍弃对获利的追求,才能息止盗贼的出现。如果不能断绝机巧的心,舍弃对获利的追求,至少要适可而止,“少思寡欲”、“知止”“知足”。人生最难是抗拒诱惑,生而为人,与生具有七情、六欲,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除非是很有修养的人,自制力很强,否则实在很难忍得住情性,而不会陷溺于情欲的追求。
一个人过度沉迷于食色,成为情欲的奴隶,注定是要痛苦一生。甚者,因为欲望太多,陷溺太深,不能自拔,为了满足无尽的欲望,必然疲于奔命,而且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生命,以及别人的幸福快乐,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巨大的悲惨的伤害,成为不安的祸源。
(道德经感悟人生道理)
您从道德经中感悟到了哪些道理呢?欢迎留言分享。
觉得文章不错?别忘了给小编点个赞
惠学堂,一样的,花最少的钱!
↓↓↓
课程推荐一:曾仕强解密《道德经》音频课
扫码领取本课程
课程简介:
腾的黄河和崇山峻岭之间,有一个雄关要塞,因其关在峡谷之中,深险如函,故被称为“函谷关”。这里不仅曾是刀光剑影、战马嘶鸣的古战场,还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灵谷圣地。这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当年六国伐秦大军曾在这里“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日本侵略中国时,在函谷关打了几天几夜,也没能越过关隘半步。传说春秋时期天下大乱,函谷关守将尹喜,看见一位老人,倒骑青牛,缓缓而来。这位老人,就是老子......
课程推荐二:孔子学堂:给孩子听的经典国学课-博雅小学堂
扫码领取本课程
课程简介:
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与人交往、学习正确的道德品格、初识社会的基本规则等,都是儒家文化中重要的课程。
课程亮点:
1、平实对白,阐释人生智慧。
2、有原文,有译文,让孩子初识文言文。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4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