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老师是在课堂上这样教我们的,难道这也有问题?
空心菜:进化论其实是漏洞百出的,只是老师他在课堂上不会告诉你这些。达尔文当年在《物种起源》当中,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一直到现在都没办法解决。
主持人:不会吧!那还有哪些问题呢?
空心菜: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新的物种是小的随机变异逐渐积累后形成的,比如现在人们认为鸟是恐龙进化来的,那么这个过程应该就是恐龙它今天变一点,明天变一点,它变得有点像鸟,变得很像鸟,最后变成了鸟。那这样的话就必定会存在很多中间的过渡物种,也就是既像恐龙又像鸟的物种,而且这样的化石应该到处都看得到。但是事实上呢,恐龙的化石到处都看得到,鸟的化石也到处都看得到,但是既像恐龙又像鸟的化石却看不到。
主持人:那达尔文又是怎样解释的呢?
空心菜:达尔文他说中间过渡物种它是有的,只是说化石证据缺失,也就是说地质资料不全。那么他当时有这种想法那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到我们现在化石证据已经很多了,情况还是那样,那这样子的理由就讲不通了。
主持人:那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空心菜:第二个问题是,复杂器官它是系统结构,系统结构它能通够自然生成吗?我举一个例子,有一种甲虫它有一个防卫器官,它的结构是这样的:它有一个“储囊”,这个“储囊”是一个容器,然后里面装着两种化学物质,当这个甲虫感觉到威胁的时候,它有一个“括约肌”,这个是控制的阀门,它这个控制阀门就会打开,打开了两种的化学物质它就会注入到一个叫“膨胀器”,那么再注入一种“触酶催化剂”,那么它就会发生爆炸,这些爆炸物通过尾部的“外排导管”**去,那么就喷到了敌人的脸上。
主持人:那这么简单的器官,应该很容易形成的?
空心菜:这个没那么简单。你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器官它是怎么自然形成的呢?两种化学物质和这个触酶催化剂它必须三种混合在一起才会发生爆炸,如果只有一种的话,不管是哪一种都没有任何作用,那么你说它们是谁先出现的呢?那即使说三种物质能够同时出现,如果没有括约肌这个控制阀门,那么甲虫就会自己把自己炸碎掉,那你说这可能吗?但是如果说没有进化出爆炸物之前的话,甲虫它会先进化出一个控制开关来吗?
主持人:是,这还真的是说不通。
空心菜:不管甲虫它先进化出哪一种的部件,对它的生存有帮助吗?它能起作用吗?都不能起作用。它这种的部件对它来说只是累赘,按照达尔文的这个进化论的这种观点的话,这种累赘只会被淘汰,不可能说这个累赘保留下来,然后再增加更多的累赘,直到最后所有的累赘组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完整的防卫器官。
主持人:哦,我明白了,系统结构部件只能一起出现,不能一个一个积累。
空心菜:所有的生物器官它都是系统结构,它复杂程度的话超乎我们想象。细菌应该够简单的吧,但是就连它身上的鞭毛,里面都有一个很复杂的叫“分子旋转马达”结构,它这个运动机制非常的复杂。那么甲虫的这种防卫器官,它这么简单的一个器官它都没办法自然形成,那么那些比它复杂无数倍的器官,它又是怎么自然形成的呢?
主持人:是,听您这么一说,确实有很多问题,那还有其他问题吗?
空心菜:还有第三个问题,蜜蜂筑巢它是一种本能,而本能是一种本领,那么这个本能的出现,它怎么用进化论来解释呢?我们知道本能作为一种本领,它(应该)是不能遗传的,即使你是一个很杰出的艺术家,或者是建筑大师,你也没办法把你的本领遗传给你的孩子。那蜜蜂筑巢这种复杂的本领,蜜蜂是怎么学到的,又是怎么遗传给后代的呢?
主持人:是啊,我也很疑惑。我在纪录片中看到,有一种树蛙它天生就懂得把很小的蝌蚪背到很高的树上,让它在一种由植物形成的水洼当中长大。但是,它这些育儿本领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又如何遗传给下一代呢?
空心菜:还有一件事情更无法解释。进化论认为物种是随机变异逐渐积累以后形成的,那么可以想象,物种应该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面陆续出现的。
主持人:是的,地球已经诞生了46亿年,它有足够的时间让物种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进化出来了。
空心菜:但是化石证据表明,物种它不是缓慢出现的,它是集中出现的。也就是说,我们(几乎)所有的生物门类,都是在距今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在短短几百万年的时间里面突然之间冒出来的,这就叫“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主持人: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空心菜:是啊,这个随机变异呢,它的积累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那么如果物种它是以这种方式进化的,那么它怎么可能会扎堆出现呢?
主持人:听您这么一说,进化论确实有很多问题,但它为什么又是这么的流行?
空心菜:这里面有好几个原因。第一个就是说,进化论它原先应该说是比较进步的,它指出了物种是在演变的;那么第二个原因呢,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形成”的这种观念慢慢一次成了科学界的一个“禁区”,就没人敢去碰它;那么第三个原因呢,就是说有些人发现了进化论有问题,但是他提不出一种更合理的理论去解释它。
主持人:宇宙学、生物学的支柱理论都有问题,那物理学呢?
空心菜:物理学我们要说的是“量子论”,跟前面的两个理论相比,它的问题更大。
主持人:那什么是“量子”?
空心菜:这个“量子”的概念你可能会比较陌生,但实际上很简单。在经典物理当中,我们的这个世界它是平滑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它都是连续的;但在量子论当中呢,我们的这个世界它是量子化的。
主持人:“平滑”、“连续”又是什么意思?
空心菜:“平滑”跟“连续”的意思是说,时间的流逝、物体在空间当中的移动,还有能量的传递,它没有最小幅度的限制,它每次变化的量,无论是多么小的一个数值都可以。物质它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它不存在说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主持人:我还是很难理解,您能再说得明白一点吗?
空心菜:我们可以用爬山来去理解。我们爬山的时候,如果这个山坡它是一个斜坡的话,那么它就是平滑的,我们的脚步不管移动多小的步子,它都是可以的。那如果我们的山路它有台阶,那么它就不是连续平滑了,那你每次往上或者往下走的时候,你受到了台阶的限制,你移动的步子的话它这个高度就不能说低于一个台阶的高度。
主持人:难道世界就是有台阶的山路?
空心菜:是的。人们发现,能量在物体间传递的时候,它每次传递的量不能小于一个最小的数值,在时间、空间方面也存在这样的限制。物理学上把时间、空间、能量变化的这种“基本单位”就叫做“量子”。那么它表明我们这个世界它不是一个光滑的整体,它就像搭积木一样,是由一小块一小块拼接而成的。
主持人:听起来并不复杂,为什么我感觉那么陌生?
空心菜:也许因为“量子论”它虽然是一个科学理论,却是它却不太像科学,所以人们一般不太喜欢提起它。
主持人:听您这么一说,我对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您能简单地说一下吗?
空心菜:我还是从头开始说吧。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认为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后面呢人们发现了原子,但是又发现原子它不是最小的粒子,它里面还有更小的颗粒叫电子。那么当时我们认为说原子它就是一个实心的球,那么电子它应该是一颗一颗地镶在这个球上的。
主持人:这我还能接受。
空心菜:后来有人发现原子它不是一个实心的球,它里面有一个很致密的核心叫做原子核,这个原子核非常非常的小,它的半径还不到原子的半径的万分之一。可以这样去理解,原子就像我们的太阳系那么大,那原子核呢就像太阳那么小,其他的部分都是空空荡荡的,就是空荡荡的太空。
主持人:真的是难以置信。钢板那么坚硬,难道它里面也是空的?
空心菜:是啊,就连说最坚硬的钻石,它里面也是空的。
主持人:原子里面是空的,电子就不可能镶嵌在它上面,那它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空心菜:当时的人认为,既然原子核像太阳,那么电子就应该像行星,沿着一定的轨道在绕着原子核转动,这种原子模型就叫做“行星模型”。
主持人:这样是挺有道理。
空心菜:按照传统思维的话,这样想是不会错的,但是电子的运动它要比这个要诡异得多。后来量子论揭开了电子的运动之谜,也提得出了两个不可思议的理论,叫做“不确定性原理”和“概率解释”,这个理论的话它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主持人:那“不确定性原理”又是什么意思?
空心菜:在我们的传统观念当中,这个世界是确定的。比如说我们的太阳系里面的行星,那么它运行到什么位置,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它是确定的,这个时候它的速度也是确定的,它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但是按照“不确定性原理”的话,我们的电子它就没有确定的状态,在某一个固定的时刻,如果它电子有确定的位置,它就不会有确定的速度;那如果它有确定的速度,它就不会有确定的位置。
主持人:您确定电子真的存在吗?
空心菜:很确定。
主持人:这就奇怪了。电子如果是确定存在的东西,它怎么可能没有确定的状态呢?那“概率解释”又是怎样的?
空心菜:行星的运行它有固定的轨迹,它在哪个地方出现,我们可以计算出来。但是按照“概率解释”的话,电子它就像幽灵一样,它会在哪个地方出现,我们根本没办法计算,它电子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规律,我们可以计算它在哪个点出现的概率。就好像说我们掷骰子一样,虽然我们没办法确定说每次会掷出几点,但是我们可以确定说掷出每个点的概率是多少。
主持人:天哪,难道上帝是一个赌徒,难道世界就是一个赌场?
空心菜:是啊,的确是很难想象,像爱因斯坦他就一直都不能接受,他说:“我相信上帝是不掷骰子的。”但是他的反对无效,事实上上帝就是在掷骰子。
主持人:确实很出人意料,但是这我还能接受,不至于颠覆我的世界观。
空心菜:后面还有更恐怖的,那就是“互补原理”。如果按照我们传统的观念的话,那么实体的东西它就是实体,它不可能说它同时又是虚无的吧?但是“互补原理”说,电子它既是实体的粒子,它同时又是虚无的波,这个在物理上叫做“波-粒二重性”。
主持人: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既是实体的,又是虚无的?难道一个人可以是死的又是活的吗?
空心菜:确实是这样,而且不只是电子,所有亚原子粒子它都是这样的。当然,这个电子它虽然既是粒子又是波,但在同一个时刻它不会又是粒子又是波。
主持人:那它什么时候是粒子,什么时候是波呢?
空心菜:这个很简单,当你看它的时候,它就是粒子;你不看它的时候,它就是波。
主持人:这不会吧,我看它一下就改变状态了?
空心菜:是啊,这个就是“互补原理”的诡异之处了,意识会对物质产生实质的作用。当你看电子的时候,你的意识对这个电子发生作用,那么它就是粒子;当你不看它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波。
主持人:这能说明什么?难道物质世界的存在,竟然是由意识决定的?
空心菜:的确是这样,有人甚至调侃说:当你不看的时候,那月亮它是不存在的。想当然的用眼睛看?怎么观察?当然用光来检查这就难办了用光子来观察和它一样大小的东西就会发生碰撞当然会不准了这就造成了你一看就变样了哈哈不看又一样!
主持人:《聊斋》中的女鬼就是这样的,我们看她的时候,是你眼前的美女,不看她的时候,却会化作一缕青烟。我的天哪,这哪里是科学理论,简直就是鬼故事!不会是搞错了吧!
空心菜:没有搞错,这些理论它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实验检验。但是量子论实在是太奇怪了,它会让我们怀疑这个世界,所以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玻尔他就说,他说:“如果谁不为量子论感到困惑的话,那么就是他没有理解量子论。”
主持人:我已经完全糊涂了,空老师。今天的主题不是揭开宇宙之谜吗,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我听到的都是问题?那答案呢?
空心菜:你想眼前的这个杯子它装满了水,假如我不把它清空的话,我怎么倒茶给你喝呢?
主持人:我明白了。不破不立,您是想先打破旧的观念,再成立新的思想。但是现在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是由科学给出的,难道您要否定它吗?
空心菜:不是否定,是完善。科学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角度和方法,而任何角度和方法它都是有局限的,科学也不例外。我们认识到这种局限,是为了扬长避短,更好地利用它来认识我们的这个世界。假如你不承认它有局限,把它神化了,那么你会发现,科学跟迷信之间,实际上也就是一步之遥。
主持人:好的,您说的这些内容太刺激了,让我先消化一下。千万别走开,后面的内容更加震撼。
空菜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4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