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概述第三十八章至第五十章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17/10/7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概述:失道路线:道-德-仁-义-礼-乱。有道者:处其厚,处其实。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gǔ)。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yú)无舆。不欲琭(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概述:天、地、神、谷、万物、候王皆得一(道)以为本、以为基、以为久。

《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概述:合道:万物-有-无-道。用道:弱-合道-道之用。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yú)。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概述:上士-勤而行中士-若存亡下士-大笑

合道:若昧-若退-若纇。

合德:若谷-若辱-若不足-若偷-若渝。

道:无隅、晚成、希声、无形、无名、善贷且成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gǔ),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概述:道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

无道-损之而益-强梁不得其死。

有道-益之而损-唯孤、寡、不榖。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概述:至柔驰骋至坚,无有入无间,不言无为有益。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概述:如做到去名、去身、去货、去得、去亡、去甚爱、去多藏则能够知足、知止、长久,合道。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概述:合于道,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清净,则胜热,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概述:有道-知足-常足-走马以粪。无道-欲得-不知足-戎马生于郊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ǒu),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概述:圣人合于道,无须行、无须见、无须为,可知、可名、可成。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概述:无道-为学-有事-不足取天下。有道-无为-无事-取天下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之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概述:圣人-德善-德信-以百姓心为心-为天下浑其心。

《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概述:无道-出生入死。有道-出死入生-无死地。

赞赏

长按







































白殿疯可以治愈吗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