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
天地是长久不变的。
道德经认为,天地并非永恒不死之物。它也会生,也会死,只是它和万物的生命周期相比,显得是那么的长久。以至于无法来形容天地的寿命到底有多长,只知道,天地宇宙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也不知道它会过多久会死。
从这里看,道德经的宇宙观,是非常先进和超前的。我们所生存的宇宙,既有一个开始,也会有一天终结,中间的过程则极其漫长。这和现代的宇宙学的观测,非常的一致。
在此处,白云再次将老子的天地观与现代宇宙学的观点联系在一起。老子是否真的认为天地也会生、也会死?宇宙是有终结的吗?对此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白云为何如此解释“天长地久”,我们后面还会分析到。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
天地能够长久的原因,是他们的运行不为自己,所以才能长久存在。如王弼所说,只求自身之生,就会与万物相争。不求自身之生,则万物归之。
解读此句,关键在“不自生”这三个字上面。很多后世的注解,都解读成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而活,所以才能活的长。老子真正想表达的,显然不可能是这种庸俗的市井小智慧。
天地之所以为天地,是因为万物构成了它而已。天地因被构成而存在,它自己,不能抽离万物,独立的存在。天地所以能如此长久,是因为它并不是自己让自己生存的长久,而是生生不息的万物才构成了它的长久。
我在上面也简单把“不自生”解释成“不为自己”,但是,只要对老子的思想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不会把这句话理解成“不为自己,难道是为了别人?”所谓不为自己,意为“不自为”、“超脱于自我之外”。我认为,这里并不包含“天地由万物组成”这一层意思。“天地”是接近于“道”的概念,是虚空的,而不是被万物充盈的具象的天地。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圣人将自我退于后,反而能得到认可,把自己置于外,反而能成就自己。
圣人以不以自身为身,而以天下为身,方能成天下治。以天下之身,外于一己之身,天下治,方能成其圣之所圣。
白云这里说了很长一段话,我缩减了一下,感觉这样更能表达他的本义。这段理解比很多庸俗化的理解更贴近老子的原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白云的原文再深入学习一下。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不正是因为他心中无我,所以成就了自己吗?
圣人之私也,为天下之治也。天下得治,圣人得私。是谓成其私。不正是因为圣人没有一己之私邪,才能成就其天下大治的大私吗。
道——天地——圣人,老子建立了这样一个逻辑体系,将圣人作为道在人间的代言。且不论真正的圣人是否存在,“圣人之私,为天下之治”的理想,正是老子时代许多哲学家的共同理想。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人恶卑也。道无水有,故曰“几”也。
最高层次的善就像水。水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处在众人不愿停留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因为水还是“有”而道是“无”,所以水“几于道”,但还不是道。
上善若水一句,应该是道德经一书里面,被误读最严重的一句。通常,这句话被理解为,好人就像水一样温柔。再往人伦琐碎上发散一通,这样一来,道德经就彻底的被降格解读了。沿着温柔-不争-不辨-无为-宽恕,这样一条世俗人伦的脉络阐释下去,最后居然还能给说的头头是道。
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说,在圣人看来,最高明的做事的方法和行为,就像水一样,能够通利万物,而不与万物撞击。它所循行的这些为众人所厌恶的虚空之处,不正是道之所在吗。
将《道德经》降格解读,小钰并没有遇到过,可能是小钰从不看鸡汤文的缘故。白云对《道德经》的解读虽说不是处处正确,但是总体格调还是很高的。水“通利万物”一说,颇为绝妙,值得称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言水皆应于此道也。
居住在适合的地方,心胸保持沉静,待人仁义,说话守信,为政能治理好国家,处事能发挥长处,行动能把握时机。王弼说,水都是擅长这些方面的。此章老子以水为喻,而水的特征便是顺应环境,顺其自然,却又向前奔流,永不停息。唯有不争,才能无怨尤。(又是一句容易被庸俗化的话!)
圣人如果像水那样通利万物一样的,去治理天下,还有什么好争的呢。不管现实中,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我都能够找到对策,应对自如。像水那样去行事吧。并按照这样的道理去治理天下。任何事都会被化解,任何障碍都会被通利。天下大治,并且整个过程中,也没有损害到什么。所以,也自然不会出现什么责过之处。
虽然《道德经》的品格高远,但是,这拦不住市井小民做一些通俗化的解读。实际上,在老子被奉为道教先祖之后,《道德经》的哲学品格就已经长久地被忽视了。站在怎样的高度来看《道德经》,与解读者的学识、定位都有很大的关系。在不少古籍现代解读中,古籍的品格都被拉低了、通俗化了。白云的解读在总体上还是精英化的,有很多亮点值得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在哪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