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秦ldquo书同文rdquo对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11/11

自帛书本《老子》和楚简本《老子》出土以来,一些学者唯出土版本独尊,动辄指责秦汉时期篡改了《道德经》多少字,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似乎要把古人保存《道德经》的功绩一笔抹杀,甚至加以声讨。这其实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历史的进步,文字的进步,经典版本的某些变动不可避免,甚至是必须的!

秦统一六国后所进行的书同文过程,虽然造成了一个时期的今古文之争,但今文的价值更加重要,因为秦汉时期所进行的古文转今文所形成的版本,比今人辨识书同文之前的文字更加可靠,内容更加符合著作的原意。

秦“书同文”之前,各国文字虽有差异,但也能够进行交流,如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伏羲,其名被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如此之多的名字不只反映了历史演化,更可能是各地“不同文”的反映,同一内容在不同地区以不同的文字记述。

如果任其发展,会造成地域间文化隔阂,秦始皇认识到了语言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故于统一天下后推行了“书同文”法令。

1.秦“书同文”对各地文字的影响

周朝建立于西北,西周王朝的国都“丰镐”是丰京和镐京统称,位置在今天的西安附近,后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秦国恰恰继承了原丰镐地域,鉴于文字传承的地域性特点,秦国的文字会更接近周朝廷的标准,以秦文字为标准统一六国文字,“书同文”实际上也使周文字实现了天下统一。

作为周朝官员的老子,会使用周朝文字书写《道德经》,周朝的官文与秦文字大体相同,故在“书同文”的过程中,《道德经》会大致保持原貌。

2.“书同文”对《道德经》版本的影响

从老子去世到汉文帝去世,大概间隔了年(前年---前年),这段时间的《道德经》版本流传,会经历不同的文字与格式。老子以古籀文书写《道德经》,如果向外流传的话,七国学者会以本国文字抄写,秦“书同文”时代以小篆抄写,到了汉代以隶书抄写,不同水平的抄写之人形成了不同的文本。这些不同的版本都可能在世间流传,也都可能被埋入地下,不同版本的不同流传渠道,就形成了存世本和出土版本的不同。

就《道德经》而言,秦汉之际的“书同文”过程自然而然,给我们留下了通行本这样的原貌。而在“书同文”之前被埋到地下的文章,根据流传地域的不同,而保留了各国文字的原貌。

由此可见,楚简本抄写年代在秦统一之前,以现代人的理解能力进行文字转换,很难达到秦人之“书同文”的准确。

(参见《老子天道论》)

肖起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6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