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道德经 >> 道德经奥秘 >> 正文 >> 正文

道德经鉴读连载28兔卧荒山

来源:道德经 时间:2020/12/26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8.html
“五善”之道——鉴读《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文/兔卧荒山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我们分句鉴读如下:

第一句: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于行走的人,不留任何痕迹;善于说话的人,没有任何错误;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善于封闭的人,门无闩而不能打开;善于捆绑的人,无绳而不能解开。

(善行:善于行走;善言:善于说话言谈;善数:善于计数;善闭:善于关闭;善结:善于捆绑;辙迹:车子行驶车轮留下的痕迹;瑕谪:玉上的斑痕。比喻人的缺点、过错;筹策:古代计算用具,相当现在的算盘)

这一句,“五善”直指人类社会,直指执政者,直指执政者之人性、之道、之科学自私。

这一句,作者埋的很严实、很深远,我们不能仅仅认知表象之意,更重要的是理解它的本质之义。所以,我们要很好体会,很好领悟。如果单独较难,可结合下文方可认识。第一“五善”是针对执政者写的,而不是针对人民写的;第二“五善”是有所指,而不是为讲理而虚拟,它来自人类社会、人之行为的提炼。

“善行无辙迹”:有辙必有车,古代只有圣人、执政者有车可乘。因而“善行”即指执政者对国家的巡视行走,而不是别的。“无辙迹”并不是乘车过后路上没有印迹,而是比喻执政者所到之处轻车简从,给地方不造成过重的负担。所以,这句应译为:经常巡视的执政者,轻车简从,所到之处不扰民,不大动干戈,不给地方政府和人民增加负担。

这既是对执政者“善行”的描述,也是对执政者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这样的定性和确认,为下面的识读打下了基础,明确了方向。

“善言无瑕谪”:经常深入底层社会之中的执政者,对人民问寒问暖,关心体贴,和民对话,教民生产,没有任何错误和问题。这是对执政者“善言”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执政者的一种希望和要求。

“善数不用筹策”:经常考虑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节约财力,精打细扣,擅长经济工作的执政者,对国家财政心中有数,不用算盘进行计算,把有限的财政用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对执政者“善数”的描述,同时也是对执政者的一种希望和要求。

“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经常治理社会、管理不良之人的执政者,对不良之人封闭其活动,控制其行为和限制其自由,不用门闩门也无法打开。作者之意,在于告诉执政者从高层次入手,采取学习和教育,通过思想和精神控制这些不良之人。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经常倡导依法治国,严惩犯罪的执政者,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打击,绳子依法,严惩不怠,不用绳子捆绑,其似如捆绑而不可解开。作者之意,在于告诉执政者从一个很高层次入手,让法制的精神,惩罚、改造这些不法人员。

这“五善”从今天来看,就是善于活动、善于思想、善于经济、善于管理和善于法制。

这“五善”其实就是作者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要求,就是执政者一种执政之道,一种执政者的科学自私。

第二句: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就是以这样的要求,执政者经常挽救了很多人民,所以没有被抛弃之人;经常挽救了很多外物,所以没有被抛弃之物。

(是:指示代词。这,或者这个;以:依、按照;物:我们人类生存的自然之物—生态环境,事物、东西)

这一句展开即是:按照这个要求,执政者经常善于批评、教育、惩罚、改造和挽救很多人,所以没有被抛弃、被丧命的人;经常善于保护环境,充分利用事物有价值的一面,所以没有被破坏的生态,没有被浪费的东西。

这一句,承接上句之意,说明执政者如果按照“五善”的要求来做,就能取得很好的成果或者政绩,即人民能得到关心,环境能得到保护,一切资源都能得到合理利用。即“五善”之道的成果。

这一句反映的是执政者的执政实践,上一句阐述的是一种思想理论,二者这样以来得到完美结合。充分肯定了作为执政之道“五善”思想的正确性,同时说明了“五善”思想的重要性。

第三句:是谓袭明。

这就是所谓的突然明白。

(袭明:袭取趁人不备而突然袭击之意;明取明白、清楚之意。故,袭明即是突然明白的意思,引申为很快获得智慧而得道之意)

这一句展开即是:这就是说的道之“袭明”,即很快提高了执政的境界,很快得到了执政的智慧,很快掌握了执政之道的要义。

到这一句我们方才明白,第一句是思想观点,第二句是实践验证,第三句(本句)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归纳总结。通过这三句进一步坚定了“五善”,提升了“五善”,再确认了“五善”是执政者执政之道的深层和核心内容之一。

第四句: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所以善人者,言行作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人者,举止表现是善人之人的借鉴、参考,或者反面教材。

(资:提供,引申为借鉴、参考,或者反面教材)

这一句,这里的善须以“五善”之善来理解,是道之内容之善,而不可做善恶之善来理解。

这一句,把“善人者”和“不善人者”放在一起做鲜明的对比,对立而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是我们更好的树起“善人者”之形象,更好的识别“不善人者”之举动,确立道所倡导的“五善”之思想境界。

第五句: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不重视、不尊重“善人者”之老师,不汲取、不借鉴“不善人者”之过失,虽然有智慧也聪明,但其实是思想糊涂,什么也不清楚。

(智:智慧、聪明;迷:辨认不清;其:代词,分别指“善人者”和“不善人”)

这一句,作者的用意在强调,我们一定要尊重“善人者”之老师,借鉴“不善人”之过失,坚守执政之道之“五善”。

这一句,作者指出了不遵循“五善”的后果—“虽智大迷”。即,看似智慧聪明,其实是愚昧无知。其真实用意就是要执政者坚守执政之道—“五善”。

第六句:是谓要妙。

这就是说的道之“要妙”,即道之关键神奇的地方。

(秒:美妙、神奇、奥妙)

这一句,从第三句的“袭明”到这里的“要妙”是第二次对“五善”总结,第二次的升华和引深,是再一次对“五善”的确认、坚守和坚信,是再一次对执政者教授“五善”的道理。

这一章,其实可以划分为上下两节,即前三句一节,后三句一节。上节是“五善”思想的提出和社会实践,及“袭明”的总结;下节是“五善”功用,即“五善”可以认识人(“善人者”和“不善人”),可以鉴别人(“智”和“迷”),及“要妙”的总结。

全章紧紧围绕“五善”而展开。从“五善”开门见山的提出,到社会实践、到实际应用、到水到渠成的升华,都在为执政者高境界、高层次的执政之道的确认而用笔墨,丰富了执政者执政之道,丰富了执政者科学自私之内涵。

全章结构完美,思维清楚,步步深入,逻辑严密,紧扣主题,布局谋篇。

这一章,作者对道又一次的进行了高层次,或者深层次的开拓和延伸,是道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是科学自私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

.10.22——.05.28

郑金民、笔名,兔卧荒山、陕西商洛人。有部分哲学、诗歌和诗评发表。鄙人认为诗是心灵情绪的表达,是生命感觉的自由流动,是对世界的赞美或者批判,是最经典的文学艺术。

文艺顾问:李江存王养龄

顾问:

刘剑锋杨克江何献国胡云山郭昊英

萧军郭博元吕三运赵金虎贺焕成

主编:乐俊峰副主编:闫秀民编辑:乐俊峰法律顾问:王婷刊头题字:马英武编委成员:乐俊峰闫秀民陈大维张军锋杰布

李卫群郑金民徐娟李斌麻新平

贺自力闫勇军若兰查珂樊会民

王菊玲蒹葭林溪赵鸣张正阳

杨学艺蔺爱舍张建华门见山张宁芳

宋瑞林吴淑娟冯新勇吴荣莉杨峰峰

王宏卫冰心荷韵

本期编辑:乐俊峰(lxct)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mengjialaguos.com/ddjam/7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